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学校不应成为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的 瓶颈
  • 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展的青少年活动
  • 博物馆日今年关注青少年移动博物馆进校园
  • 浅谈博物馆社会支持力市场培育与开发的意义
  • 秦兵马俑博物馆与国际志愿者组织合作的回顾与思考
  • 全球化社区中的美国博物馆——一份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美国国家委员会的报告
  • 行动主义者的理念与实践——读《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
  • 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 踏踏实实搞科普 胸怀社会保生态
  • 日本博物馆的青少年教育
  • 最新热门    
     
    历史博物馆如何展示考古发掘品

    集的器物,博物馆现在通行的陈列方式一般是按照器物的质地和年代序列进行展示。然而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普通观众和非专业的文物爱好者在有限的参观时间内,难以理解和接受数量庞大、内涵丰富的文物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于是就会产生视觉疲劳和精神倦怠的感受;对博物馆来说,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如果在陈列形式上引入考古类型学的方法,把传世或搜集的器物按照以年代为纲、以同质地和同类型器物为目的方法陈列展出,观众就会在讲解员的帮助下,对某个时间序列的器物造型、纹饰特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不仅观众提高了鉴赏文物的水平,增加了文史知识,而且能吸引更多的文物爱好者,给他们一个全面、系统的辨识器物的方法。因此,考古类型学方法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的功能优势应该在博物馆陈列形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与应用。
     
        再次,历史博物馆的陈列形式还应该借鉴考古学的另一个基本方法——地层学方法。虽然地层学方法不能直接应用于博物馆陈列形式之中,但是,其方法论的借鉴意义还是可以汲取的。例如,把田野考古发掘器物的地层关系用图示标出,或利用图像、影视手段再次模拟器物所出的地层以及器物之间、器物与遗迹之间在地层上的共存关系。尤其是在对史前和商周时期考古发掘器物的展示和辅助手段的表现上,这种方法能够给观众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消除观众在观赏石器时的茫然感和在观赏陶器、玉器、青铜器时的困惑感。同时,通过演示和讲解,他们会对器物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和考古探索的全过程获得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观众就会在有限的参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获取信息,而且这种地层学的演示办法还会缓解观众对考古学的神秘感,激发其在观赏时的求知欲和热情。
     
        最后,使用标牌或视听手段讲述有关文物或考古发现背后的故事是博物馆陈列形式的重要辅助手段。每个重大考古发现的背后,或每一件珍贵文物的背后,都有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如果能把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相关人物、事件等通过标牌或视听手段介绍给观众,那么,就会激起观众强烈的好奇心,并会对眼前的器物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尤其会对珍贵文物回归的曲折历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在保护文物安全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产生由衷的敬意。果能如此,历史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了。当然,这样的手段只是博物馆陈列形式的辅助方式,但其所发挥的教育功能不可低估。
     
        尽管陈列的内容决定陈列的形式,但陈列形式也会对陈列内容的表现产生一定的作用。历史博物馆在陈列形式方面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适应观众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考古学的某些理论方法与考古发掘背后的故事引入到历史博物馆陈列形式中,避免人为割裂文物所负载的文化和考古信息,可以更好地营造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

    (2006年4月14日6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