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5)博物馆展览的宣传
  • 博物馆新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博物馆日今年关注青少年移动博物馆进校园
  • 浅谈博物馆社会支持力市场培育与开发的意义
  • 秦兵马俑博物馆与国际志愿者组织合作的回顾与思考
  • 全球化社区中的美国博物馆——一份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美国国家委员会的报告
  • 行动主义者的理念与实践——读《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
  • 历史博物馆如何展示考古发掘品
  • 域外博览日本博物馆掠影(1)博物馆展览设计的新手段
  • 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 最新热门    
     
    新时期博物馆建设面临的人才问题

    业生有着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勇于实践,勤于探索,已成为博物馆事业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深刻认识到人才对文博行业的重要意义,陆续举办了文物局局长、考古所所长、博物馆馆长等一系列培训班。但由于博物馆的需求量大,高校毕业生及能够参加培训的人员可谓杯水车薪,现有人员中的多数还属于“半路出家”,所以从整体上看,目前博物馆的人才现状仍滞后于蓬勃发展的博物馆建设事业。表现为人才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优秀的管理人才短缺等等。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工作的成败和事业的兴衰。随着老一辈博物馆工作者退休,年轻人才不时外流,技术性人才青黄不接,优秀的管理人才难以为继,人才问题已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障碍。
     
         二、博物馆的人才配置
     
        博物馆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机构,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对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其功能的发挥需要由多个部门乃至整合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一个能真正领导、科学管理博物馆内部各项事务,并能协调馆内外、国内外以及社会多方面关系的管理人才,是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首先需要。管理人员把握方向、进行决策,是起特殊作用、特别重要的人。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开创工作的新局面;要有敬业和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事业服务,为科研服务,为专业人员服务;能够以对党对人民极其负责的态度,对博物馆的人、财、物进行科学的管理;要充分掌握文物、博物馆工作规律,熟悉各项业务知识,关注各学科的发展态势,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善于抓住一切时机,树立博物馆的良好形象,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要关心职工的生活,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千方百计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使职工安居乐业。可以肯定,单纯的业务专家或单纯的行政干部都不可能做好博物馆领导,一个博物馆的领头人既要懂业务又得善管理,这样的博物馆领导,不是单纯通过专门学校能培养出来的,而是需要一个经验、知识和社会影响积累的过程,最为关键,也最为难得。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单位也应是文物研究单位,研究型人才能有效提高博物馆的学术品位,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一个馆的实力和水平,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专门人才要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研究专业问题;要有文化、历史、艺术、考古、民俗、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在某一领域能形成独到见解,在同行业中有一定影响;要有把握研究课题的战略眼光和组织实施科研计划的能力;还要掌握法律、法规,有对外交往和交流的能力。新时期,应特别重视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强研究型人才的梯队建设。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中青年专业工作者快出成绩,出好成绩。
     
        从事文物鉴定和修复的人才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财富。在博物馆,这些人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进行的工作却十分重要。准确的鉴定是研究和征集工作的前提,修复是实施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而因为文物的不可再生性,对修复工作便有着更高的要求。好的鉴定和修复人才需要在前辈专家的指导下,依据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长期的工作实践才能练就。但在现阶段,这些人怎样尽快跟上前辈专家的步伐,在提高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增强理论含量,将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然,发展博物馆事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若单纯由历史、考古、文物研究及与博物馆学相关的人文学科人才组成,已很难使其良好运转,必须配齐现代博物馆管理需要的其他专业人才,诸如掌握信息管理技术的计算机人才、为博物馆发展提供后勤保障的技术型人才、协调各个环节正常运转的综合型人才等等。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是合力,唯有人才齐备,才能建设和管理好博物馆。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多培养新人方面,显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三、博物馆人才的培养途径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水积而鱼聚 木茂而鸟集”。相对于其他行业,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博物馆还是个清水衙门,要想使各种有用之才乐于在这里工作,就要努力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生存的环境。要用事业留人,给人才以施展才干的舞台,使想干事者有事可干,干起事来得心应手;要用感情留人,真切关心人才的心理感受,为他们提供宽松的氛围,激发他们对博物馆事业的热爱,使他们升发出做一个博物馆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要用待遇留人,在各种福利待遇上,既要论资排辈,使那些默默奉献了几十年的老博物馆人得到安慰,又不能完全论资排辈,要照顾到那些青年骨干和中坚力量,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尊重,焕发出干大事的活力和热情。
     
        应该认识到,人才的培养是一件紧迫的事,不紧不慢,就会贻误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机。要多种方式一起上,形-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制度,使各种人才为我所用。一是“引进来”,打破陈陈相因的用人套路,从高校甚至社会上大胆引进人才,既要“引进来”,又要 “留得住 出业绩”。二是“送出去”,将中青年业务骨干送往国内、国外相关机构研修或进行学术交流,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水平。可长期与短期结合,馆内与馆外互补,国内与国外合作。三是通过课题研究带动人才成长,鼓励创新,于干中学,于探索中前进。四是师徒相传,这种方式虽然古老,在技术领域仍发挥很大作用。2005年,南京博物院与南京大学联合举办了“美术学文物鉴定方向研究生进修班”,学制两年,请国内文物鉴定专家、博物馆学等相关学科专家学者授课 第一轮授课结束后反响非常好,可以说为加快博物馆精尖人才的培养步伐,在联合高校力量、国内专家力量办学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国内各博物馆硬件建设快速推进,为博物馆事业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只有以人为中心要素的思想观念、服务意识、管理水平、运行机制等诸多软件快速跟进才能更好地发挥这些硬件的功能。现代社会迅猛发展,公众对博物馆功能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博物馆不能等闲视之,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培养与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将博物馆真正建成广大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和时尚的聚集地,最大限度地使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发挥作用。

    (2006年4月7日6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