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5)博物馆展览的宣传
  • 博物馆新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新时期博物馆建设面临的人才问题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4)视听手段在展览中的恰当运用
  • 博物馆人机结合预防体系有效性的再分析
  • 全球化社区中的美国博物馆——一份来自国际博物馆协会美国国家委员会的报告
  • 行动主义者的理念与实践——读《交流与探索2005年贵州生态博物馆国际论坛论文集》
  • 历史博物馆如何展示考古发掘品
  • 域外博览日本博物馆掠影(1)博物馆展览设计的新手段
  • 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 最新热门    
     
    贵州省博物馆落实 三贴近 的体会

    bsp;   观众冷暖不一,联系学校困难重重
     
        虽然是主动免费送展览到学校,部分学校仍冷暖不一,使我们的工作存在诸多困难。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有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学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积极配合;而往往是重点中、小学,比较重视升学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联系起来就比较困难。2、目前一些地区乱收费的不良现象大量存在,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3、巡展过程中,了解到学校接待我们的展览多半利用课间和第二课堂时间。因此,在时间安排上就存在矛盾,特别是学生多的重点中、小学的学习时间就安排得非常紧密,根本没有时间来接纳我们的展览。4、自身的不足,因为我们的展览比较单一,中、小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不同,年龄结构上不同,从而造成了对展览的兴趣不同。适合中学生参观的,小学生看不懂;适合小学生参观的,中学生又不感兴趣。作为贫困省份,我馆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如果分别做适合中学和小学的展览,几乎不太现实。
     
        针对以上困难,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措施:首先,由于乱收费的不良现象大量存在,所以联系学校时要特别强调——免费展览,并再三说明博物馆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学校有让学生参观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展览的义务;其次,充分征求学校意见,让他们安排适当的参观时间,对他们不作时间要求。再次,为了协调好由于中、小学生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的不同,造成对展览的兴趣不同这对矛盾,在讲解要求上,我们可以采取一展两解,即面对小学生的讲解,应浅显易懂,对他们主要是起一个启蒙作用;而面对中学生的讲解,则应该加深加强对展览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让他们不仅知道这些展览的主要内容,而且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这次展览学到了什么,今后应该做什么。
     
        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实践,排除重重困难,主动出击,上下联动,近年来,我馆的巡展工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社会信誉得到不断提高,愿意接纳我们的学校也日益增多,观众量大幅度上升,2003年参观人数5000人左右,2004年参观人数8000多,2005年参观人数逾万。2004年,一些展览商在贵阳市采取某种不良手段让小学生参观展览,购买商品的行为,在社会上一时引起了不良反响,因此,各个学校对参观展览都提高了警惕。但是,他们对我馆的巡展却是随时敞开大门的。
     
        拓展受展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
     
        2005年我馆为了进一步落实“三贴近”的深度和广度,将巡展的目光投向了社区,并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工作方案。到社区巡展不同于学校,它具有观众零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不易组织、场地狭小等特点。因此,巡展之前,我们先到贵阳市两城区政府宣传部了解所辖社区的居民知识结构、居民人数、各年龄层次所占比例、场地大小等具体情况,然后和社区办事处联系好最佳时间,由社区工作人员组织群众统一参观。据统计,我们将“2004——感动中国”巡回展览送进了8个社区,受教育的观众达几万人。
     
        展览主题鲜明,坚持以人为本
     
        在制作内容和展板的要求上,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有丰富的内涵,又要一目了然,以便于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我们每到一处展览,都安排时间专门回答观众的提问,例如在“贵州龙”展览中,同学们就知道了贵州龙其实并不是龙,而是蜥蜴,走出了贵州龙就是传说中的龙的误区。为了有人文化的效果,在讲解中,避免采用录音反复讲解的形式,一律采用人工讲解。
     
        贵州省博物馆社教部这辆深入贵阳市中、小学及社区的“流动展览大篷车”,至2005年已坚持行驶了八年,今年将继续坚持下去,在探索中不断创新,把受教育面不断扩宽。

    (2006年3月31日6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