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5)博物馆展览的宣传
  • 博物馆新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新时期博物馆建设面临的人才问题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4)视听手段在展览中的恰当运用
  • 博物馆人机结合预防体系有效性的再分析
  • 贵州省博物馆落实 三贴近 的体会
  • 侃谈当前中国博物馆建设的九大弊端和误区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3)博物馆的展览与陈列方式
  • 博物馆人机结合预防体系有效性的再分析
  • 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 最新热门    
     
    也谈农村、农民与 博物馆

    农家需求,而且依托汉江黄金水道,“外销”到很远的地方。其中绘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节的“泡菜坛子”,用釉描绘的图案飘逸生动,有立体感,不仅实用而且美观,广受欢迎,据说还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至今仍为上了年岁的“老窑工”们所津津乐道。生产陶器的小村庄因之称为“窑湾”,成为一个永久的地名。
     
        这里盛产优质棉花,给勤劳智慧的农家大嫂们提供了用武之地,把雪白的棉花变成厚实的棉布,是她们代代相传的拿手戏。过去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使许多农家都有手工操作的木制纺织机械,从纺纱车、织布机到各种精巧的小配件应有尽有。
     
        著名的风味小吃“荷月”也是这里的一大特产,它形如月饼白如玉,甜而不腻,又香又酥,营养丰富,一直是乡亲们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
     
        除了“有形”的,还有“无形”的:听先生讲“善书”,是这里最有特点的民俗。这善书由一人讲,其节奏不像评书或快板,比较舒缓。生动曲折的故事、扬善惩恶的情节、抑扬顿挫的声调,尤其是那如泣如诉的“哭腔”,足以让人如痴如醉,柔肠寸断,所以也叫“哭善书”。为了不耽误生产,先生多从天黑讲到第二天黎明。每当一个村庄“讲善书”,四周的农民都会早早吃了夜饭来赶场。
     
        现在,马口成了著名的“纺织城”,除了大型国有纺织企业,还有几十家民营纺织厂,镇子大了,人们衣食住行“洋气”了,生活也千篇一律了。除了一个叫“胡氏荷月”的小店夹在“超市”间,陶器作坊、木制纺机、悲凉婉转的“善书”……都从人间“蒸发”了。过去的一切,少有人问津,更没有博物馆关注……

        多数农民的“第一要务”仍然是忙于生计
     
        到农村走一走,住几天,你会发现多数农民还比较贫困,日常生活仍是忙于生计。一些农民告诉笔者:虽然国家将不再收“公粮水费”了,但是用于购买农药化肥种子薄膜等生产资料的开支已在不断增加。由于环境受到污染,水都要买,平时一元钱一桶,春节时涨到两元。如果供孩子上大学(这是令许多农民“又盼又怕”的两难事)或者家有病人,“土里刨食”的生活就更困难。一位农民被假种子坑怕了,决心亲自到省城某农业大学去买种子。为了省下过夜的开支,半夜出发天黑回,“额外”的开销仅仅是买车票和两个馒头的钱。面对他们,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有一对夫妇,靠种菜为生,一年纯收入一万多元,这在当地是很不错的了。一个孩子在省城念大学,每年仅学费就需一万。妻子去年生病用了六千多元,从此为还债发愁。他的大学生孩子曾疑惑地问我:“博物馆是干什么的?里面是不是有很多动物?”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是她无知吗?她从没去过博物馆,父母更没有提起过“博物馆”。

        “博物馆”长期脱离农村和农民
     
        在我国,从地理距离上讲,与农民最亲近的应该是基层博物馆。但是,绝大多数农民对本地的博物馆非常陌生,甚至“素不相识”,博物馆好像也缺乏“欢迎”农民兄弟的“念想”和行动。因为工作之便,笔者曾到过省内外的一些地(市)、县级博物馆,觉得许多地方“似曾相识”或大同小异:狭小的房舍,简陋的陈列柜(或木架),锈迹斑斑的出土文物,寂静无声的馆区……“牛郎织女”的故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可是几年以前笔者在著名的“董永故里”看到的县博物馆竟然蜗居在宿舍楼里,一个名副其实的“两室一厅”:厅里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出土文物。一些地方,基层博物馆常年不开放,以现有的状况也不可能开放:没有适当的场地,缺乏文物安全保障,缺少必要的开办经费,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千篇一律的“古代出土文物陈列”,除了组织县城的学生和机关干部(两者相加,不会多于全县人口的“零头”),又有多少农民兄弟会自发地来参观呢?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兄弟不参与,基层博物馆哪来的生机与活力?
     
        在不少地方,许多农民一辈子没有进过“博物馆”,这并非言过其实。这一客观存在不仅背离了博物馆为全人类服务的宗旨,也大大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长期脱离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多方面,但是这一现象不应再持续下去了。
    哪一天,农民爱去“博物馆”?
     
        农民是否“乐意”进博物馆,主要取决于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据笔者所知,上世纪50年代初期,湖北省博物馆至少有两个展览是农民观众“唱主角”,或者说农民观众很感兴趣。一个是“刘介梅忘本回头”,介绍贫苦农民刘介梅翻身—忘本—回头的“三步曲”故事;另一个是“工业展览”,介绍当时先进的工业知识和生产设备,曾经有一位翻身农民指着新式“制砖机”高兴地说:“有了它,我们盖砖瓦房有指望了!”—陈列内容与农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博物馆理所当然为农民喜闻乐见。
     
        据有关统计,我国现有博物馆2000多家,其中,国家文物系统的1400余家。曾经有文章说:有的博物馆现在还是“挂牌博物馆”,更有甚者,仅仅是“县里某些领导的夫人或子女亲属开工资的地方”!博物馆要想打破“坚冰”,必须在办馆方向上进行深入的、凤凰涅槃式的改革。
     
        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并非一定是县城或行署所在地),建立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或者说,彻底改变基层博物馆原来以收藏、陈列本地出土文物为唯一工作内容的办馆思路,在抢救、保护本地丰富文化遗产的同时,让基层博物馆办出各自的地方特色来。让我们看看国外同行和国内“先行者”的做法吧:
     
        著名的荷兰“奶酪博物馆”,办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奶酪加工厂的生产现场,人们不仅可以参观,而且可以即兴参与加工奶酪的劳动,还可以品尝。当然,临走时谁也不会忘记买上一些带走。
     
        国内,北京大兴的“西瓜博物馆”、河北丰宁的“剪纸博物馆”、浙江温州的“鞋博物馆”、建设中的绍兴“酱文化博物馆”等等,它们无一不在某些方面“独领风骚”,各具特色,又无一不为农民所喜爱,有的博物馆正在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有一个徒有虚名的博物馆,或者根本没有,是我国许多地方的“县情”,也是农民与博物馆“老死不相往来”的根本原因。例如汉川市,至今还没有博物馆,只有一个“文管所”。能办一个“纺织博物馆”吗?或者办一个“民俗博物馆”,把纺织、制陶、小吃、物产、说唱等内容作为不同的专题陈列?还有董永故里,那里的“孝感麻糖”历史悠久名扬天下,其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孝感也不乏生产麻糖的传统和企业,如果有一个“麻糖博物馆”,让游人参观、参与,与“奶酪博物馆”是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这样的博物馆与农民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在某些方面,对于农家的生产经营活动还有指导意义和实际的帮助。同时,也是对当地学生(包括广大农家子弟)进行“乡土教育”的生动内容。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对于当地发展经济、活跃文化生活、温暖农民的荷包,不会没有推动力。
     
        博物馆不可能阻止农村经济格局的改变,却完全可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博物馆融入了农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或者说,“博物馆”在农民兄弟的心里占有了一席之地,博物馆才会成为他们爱去的地方。

    (2006年3月24日6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