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愈多愈好?——谈博物馆建设的浮夸风
  • 在展览上要接近群众,在服务上要贴近群众专家就博物馆界的一些现象提出批评
  • 关于博物馆学研究的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
  • 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永恒的主题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2)博物馆开放与观众参观
  • 国际博协关于2006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说明与建议
  • 创新发展思路 坚持特色兴馆
  •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1)方便惬意的博物馆服务
  • 县市级博物馆如何走出收藏和展览的误区
  • 最新热门    
     
    史前的粮食加工工具

    在坚果林里,地上堆满成千上万的Mongongo坚果,初来乍到的人也只能挨饿。首先为了敲开栗子大小的坚果,必须发现足够硬的石头,接下来是学会怎样把坚果放在石头中间,既不伤手指,又能掌握好力度和方向把榛子大小的果仁剥离出来。”(同上书第82页)沙漠上并不总能找到石头,所以长途旅行带上沉重的杵、臼就是必需的了。
     
        其实磨盘、磨棒和杵臼也不一定非得是石头才行,有机物也可以充当类似的功能。非洲莫桑比克某地砸击坚果的臼,就是一个木墩,墩上有许多圆窝,把坚果放上以后用石头各个击破,效率很高(2005年8月12日上午10点加拿大多伦多电视9台所播)。
     
        考古发现也能说明磨盘、磨棒(或者杵臼)不是农业民族的专利。旧石器时代的下川人也还没有发明农业,华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比如河北徐水的南庄头、北京怀柔转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也还都没有农业经济的痕迹,却都发现磨棒和磨盘,说明它们不必是农业经济的产物。

    (2006年2月17日7版)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