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愈多愈好?——谈博物馆建设的浮夸风
  • 在展览上要接近群众,在服务上要贴近群众专家就博物馆界的一些现象提出批评
  • 关于博物馆学研究的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
  • 史前的粮食加工工具
  • 如何拓展邮票博物馆的生存空间
  • 国际博协关于2006年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说明与建议
  • 创新发展思路 坚持特色兴馆
  • 试论革命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 域外博览欧美博物馆参观札记(1)方便惬意的博物馆服务
  • 县市级博物馆如何走出收藏和展览的误区
  • 最新热门    
     
    不做机器能代替的讲解员——浅谈讲解工作的再创造

    不断提高,强调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现代教育的明显特征。现在的观众已不仅仅是“听众”,而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受众”,要提高讲解水平,就要求讲解员对讲解艺术进行“再创造”,增进和观众之间的交流。
     
        一是学会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艺术与观众交流。讲解员的语言介绍是让陈列说话的主体媒介,也是使讲解员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传递知识的重要载体。讲解语言要摒弃讲解词的书面表达形式,要善于根据特定的讲解内容进行语言的“再创造”,要口语化,表达方法上更灵活,让讲解语言不断变化,话题不断拓展,内容越来越丰富。以帮助观众立刻领会讲解内容等为目的,这样才能和观众的距离更接近。讲解语言的“再创造”还体现在讲解员的思维要灵活,语言不重复出现常式、定式,要打破常规,把一些原本看来不能作为讲解切口的地方,也能自如、合理、熟练地切变、展开,不论在哪个点上都能合理而圆满地打开,从而让讲解中语言艺术的“再创造”功能架起和观众沟通的桥梁。
     
        二是要善于训练和运用态势技能等来实现与观众的交流。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创造。笔者认为,讲解形象从一定程度上讲是与观众交流的基础。我们讲的讲解形象是指抽象的讲解形象。除了自然长相,讲解员要善于装扮自己,包括讲解员的精神、气质、风度、姿态、举止和穿着服饰等。要精神饱满、大方庄重、亲切自然。让讲解员表现在观众面前的整个动态,像一幅画,更像一道风景线,让人回味无穷,喜爱不已。
     
        另外,要适当利用表情和态势语,如我们向观众投以热情、诚恳的目光,观众就会乐于倾听;明朗而清晰的眼神,对观众起着积极的情绪诱导作用,会使观众感受到讲解员温暖如春的友好气氛。讲解过程中,根据陈列内容,赋予目光一定的感-彩,热爱、愉悦、自豪、愤怒等喜怒哀乐、好恶等,可以调动观众的注意力,使讲解富有感染力。我们还可以细心地捕捉观众的眼睛,“窥探”他们所做出的反应,在目光碰撞的瞬间,寻求一种情感的共鸣与交融。
     
        三是创造“以观众为本”的讲解形式,促进与观众的交流。在参观过程中,应以观众为主体,对讲解工作的创意、计划、组织和实施,根据观众的要求和现实状况适时调整讲解内容、方法和进度,与观众建立一种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的关系。如有的博物馆、纪念馆创造多样的讲解形式,如采用唱歌式讲解等引导观众跟着唱,充分发挥了观众在参观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又在笑声中得到教育。
     
        2、不断对讲解内容进行“再创造”,加强学习,不断拓宽知识面,做到“常讲常新”。讲解员自身的价值观、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对讲解工作的“再创造”有很大的影响,做好讲解工作的“再创造”,就要使讲解员变成“活机器”,不断拓宽或更新讲解内容,做到“常讲常新”。
     
        讲解员要在一成不变的陈列内容这一层面之上进行创造性地挖掘和钻研。讲解员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知识,因为在科技的发展下,许多的知识并不仅限于独门的因果关系,而有了多元、多向互相依赖的发展。一件展品,一张历史图片,除了有它必不可缺少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同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在充分熟悉、理解讲解词的基础上,能够从不同角度将其表达。我们向观众阐释展品外观所看不到的深藏其中的文化内涵,也不只是单纯、孤立地讲藏品或历史,也要介绍陈列主题,讨论博物馆、纪念馆与观众共同感兴趣的社会、文化课题等。总之,要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口,提高自身修养,使讲解工作真正做到驾轻就熟、厚积薄发。有了讲解工作的再创造,就会使那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和枯燥的文字变成生机勃勃、趣味盎然的画卷,使观众充分理解其内涵,从而感悟到创造者的魅力。
     
        对讲解内容的“再创造”还有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把握时代精神,与时俱进。这是讲解工作的深化所在。现代博物馆、纪念馆的讲解工作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和形式。讲解工作除了介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还应有机地将历史与今天相联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将国家宏观政策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相结合,这样才能使讲解内容得以升华,贴近观众心理,实现再创造。
     
        笔者认为,讲解工作中如果没有做好讲解工作的“再创造”,那讲解员只是一台重复机械性劳动的机器。作为宣传接待主体的讲解员只有做好了讲解工作的“再创造”,才能让观众真正受益。

    (2006年2月17日6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