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妥善保管文物与收集文物同样重要
  • 对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的几点认识
  • 中国博物馆协会七十周年纪念大会感言
  • 浙江省民办博物馆的现状、趋势与对策
  • 博物馆管理办法
  • 新时期县级博物馆发展新观
  • 八路军抗战史 陈列风格与特点
  •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语言技能
  • 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如何保存博物馆历史照片
  • 最新热门    
     
    迎接十一五 开启博物馆工作新局面——全国博物馆工作座谈会焦点-

    鉴国际知名博物馆的市场运作理念和经验,探索一条在办好公益性事业的同时经营好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不断增强博物馆的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在各项事业发展中占有决定性地位。在馆藏文物保护方面,积极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理念的创新实践,改善馆藏文物的保存环境。建立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加强应用技术的研发和高新技术的引进。采取文物集中修复的方式,推广和应用科技成果;以目前正在推广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为契机,把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提升到现代化管理的层面;积极引进新理念、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陈列展览的科技含量。

     政策焦点

    构建协调发展的博物馆体系


        “十一·五”期间,力争基本实现每个地级以上中心城市拥有一个功能健全的博物馆,东部发达地区和红色旅游线上的市县级博物馆初步达到现代化水平。优先发展科技、自然、艺术类等专题性博物馆,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的品类结构;力争每个民族拥有一个以上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保持文化多样性;大力扶持和发展民办博物馆。

    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促进优胜劣汰


        博物馆的法规体系还不健全,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博物馆的制度建设,改善政策环境。《博物馆管理办法》草案和《文物档案管理办法》草案,为各界多年翘首以盼,其确立博物馆的基本管理制度,对规范博物馆藏品基础资料管理,建立博物馆藏品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等,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本次会议修改完善后,按照有关程序尽快颁行,并考虑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后,争取上升为行政法规和法律。
     
        针对博物馆行业技术标准工作相对滞后,缺乏具体技术操作规程这一现实,国家文物局正在积极筹建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拟在“十一·五”期间,开展文物博物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标准制定计划,以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标准、文物定损标准、文物保护材料检测标准、博物馆社会服务标准、博物馆服务规程和展览标准等为重点,加快建立博物馆行业标准体系的步伐,促进博物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今后五年,国家文物局将以颁布实施《博物馆管理办法》为契机,规范行业管理,加强博物馆间的联系与交流,自2006年起将选择一到两个博物馆较多的大省,组织开展博物馆的评估定级试点,探索博物馆分级管理的工作模式,逐步建立开放、竞争、择优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博物馆全行业的监管,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规划、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措施,促进优胜劣汰。目前福建、杭州等地开展了相关实践,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是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才能更为科学、符合实际,是否由政府来搞,还是由行业协会来做。
     
      背景国际上,博物馆通过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已经成为普遍、通行的做法,我国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文物博物馆管理部门表示,尽快加强各级博物馆行业协会建设,为博物馆行业协会的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减少政府对博物馆事业的直接行政干预,提高行业宏观管理水平。

    提高科技含量,改善文物保存条件,规范藏品建档


        继续扩大专项经费投入,合理规划和修建符合标准的文物库房;继续大力推进博物馆安全防护设施的达标工作,重点推动省级文物收藏单位和珍贵文物集中代管单位的技防系统工程达标工作,争取2010年全部达标;继续加强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设施设备的配置、维护,推广国家文物局2004年以来开展的“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试点经验,重点推进并完成100座地市级以上博物馆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达标建设工作,使库房、展厅、文物科技保护室(修复室)的温湿度、空气质量、照度、柜架囊匣等,基本满足馆藏文物对保存环境的需求。
     
        抓紧国有馆藏二、-文物的定级、建档和备案工作,逐步实现博物馆珍贵文物的数字化管理。努力促进博物馆藏品保存条件的达标建设,制订行之有效的馆藏珍贵文物集中保管措施,完善区域中心库房管理机制,切实把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集中到地市以上中心城市文博单位代为保管。

    拓宽文物藏品征集渠道


        文物系统内,借鉴市场运作机制,通过依法调拨、交换、借用并给予合理补偿等方式,调剂文物藏品余缺,有效整合。适应藏品征集的时效性要求,博物馆要结合实际建立灵活有效的馆藏文物征集机制,确保抢救性文物征集经费的合理使用。拓宽藏品收藏范围,积极探索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中的独特作用,加强对非物质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院、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采取联合建馆(院)、统一保管等方式,妥善解决了考古研究机构文物的移交问题,是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
     
        各地文物部门和文物收藏单位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工作,努力收集重点珍贵文物信息和线索,及时上报国家文物局,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若征集的文物与当地重大历史事件、人物关联密切,或符合提供线索单位的藏品收藏体系,且地方能予以经费配套,国家文物局可考虑将征集到的文物交由提供线索的单位收藏。
     
        背景自2002年起,财政部设立了每年5000万元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至今已在海内外征集了包括《研山铭》在内的一批有重大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珍贵文物。去年,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上报了一批散失在香港的瓷枕线索,国家文物局安排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260万元,征集了55件瓷枕。考虑到这批瓷枕与该馆收藏体系相吻合,国家文物局决定将这批文物调配给该馆收藏。前不久,又从海外征集了三件与洛阳龙门石窟残缺佛像相吻合的佛头,将其调配给洛阳龙门石窟。

    提升展示,完善服务


        展示宣传和社会服务是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中心环节。“三贴近”不是简单的免费开放,更重要的是陈列展览等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契合大众的认知感受、欣赏趣味和审美心理,服务手段、方式更加人性化,为公众喜闻乐见。
     
        要继续抓好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实施品牌战略。各类陈列展览及出版物、宣传品,面向公众的开放、服务项目,选题要准,立意要新,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深入挖掘文物展品的丰富内涵,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与共鸣。
     
        要增强服务意识,从允许观众在展厅拍照这类细节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办馆精神。积极融于所在地区可持续的社会协调发展中去,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陈列展览推广交流,探索建立陈列展览项目的交流机制和平台。省级以上博物馆和有条件的地市县级博物馆都应该建立网站,拓展博物馆的传播和服务功能。
     
        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庆祝建国60周年、申办国际博协23届大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策划推出大型展览、宣传活动,促进陈列展览和其他专业技术成果的相互交流,提升博物馆文化产品质量。


        人才培养:结合项目,挖潜改造


        “十一·五”期间争取博物馆从业人员逐步增加,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力争提高到从业人员总数的25%,专业技术人员高、中、初级比例达到1:3:6,改善目前队伍结构不均衡的状况。在行业内部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同时,将针对博物馆领域存在的人才方面的迫切问题,组织以学历、技能和资格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培训。2006年,国家文物局举办博物馆馆长班的培训对象将向地市级博物馆馆长拓展;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人才培训,也将随项目的推广而不断延伸。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博物馆工作的需要和人才队伍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加强对各类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博物馆文化产业


        各级各类博物馆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结合特色,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要从主业中分离,培育展览市场、纪念品市场、服务市场等,积极研发和推销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博物馆文化衍生产品和服务项目。

     实践焦点一
       
        自2000年财政部实施项目管理制以来,项目管理的理念已渗透到文物工作的方方面面,过去几页纸就可申请上百万元经费的方式已经一去不返。应遵循项目管理的规律和要求,积极做好项目储备、申报和实施工作——

    “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1、全国馆藏一级文物(纸质)档案建档备案项目。加强相关标准规范的研订,大力推进行业博物馆、文物系统外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国有文物商店馆藏珍贵文物的分级、建档工作,争取在2010年完成全国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一级文物纸质档案向国家文物局的备案工作,以及二、-文物向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的备案工作。
     
        2、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达标建设项目  鉴于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维护经费的实际支出,考虑到地方财力状况,为保证达标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今年国家文物局在辽宁旅顺等5馆开展的达标试点工作,主要是库房环境的改善,目的是摸索出一条以地市级博物馆库房和地区中心库房为依托,发挥区域性馆藏珍贵文物保管作用的达标建设之路,力争在“十一·五”末完成100个全国馆藏珍贵文物中心库房保存环境达标建设,立足省区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制订行之有效的馆藏文物集中保管措施,切实把中心库房所在区域内不具备保管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馆藏文物集中到中心库房保管。
     
        3、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  今年6月,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试点工作总结会,提出了该项目在“十一·五”期间的推进思路。今后要与财政部门协商制订规划,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力争在2009年完成全国文物系统馆藏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和省级文物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实现国家到省文物部门的网络连接,提高馆藏文物保护管理和文物资源共享共用的水平。
     
        4、馆藏珍贵文物科技保护项目  以修复全国5万件珍贵文物和重要出土文物为总体目标,构建以国家级文物修复机构和队伍为核心,省级文物修复机构和队伍为辅助,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实施标准化为重点的全国珍贵文物修复保护体系。变分散修复为集中修复,变粗放管理为集约管理,变封闭体系为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级文物修复基地的规模优势,广泛吸纳社会人才、技术和资金,研发新技术,推广新成果,使全国珍贵文物得到真正有效的修复和保护。
     
        5、县级博物馆展示服务提升工程  由于基础设施条件、经费投入、管理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受社会广泛关注、影响深远的县级博物馆在陈列展览水平、办展方式、服务设施和水平等方面普遍还有待改善和提高,特别是面向基层和农村的展览服务,与时代要求和群众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十一·五”期间,力争实现200个左右的县级博物馆展示、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拓展文博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层次和领域。

     实践焦点二
     
        探索和尝试同类材质文物集中修复的办法和途径,改革经费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各级文物保护科研基地的作用,使各类馆藏珍贵文物的受损状况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认定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体系的创立是创新文物保护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依托具备科研条件和专业技术力量的文博单位、科研院所,以解决文物保护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深入开展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发挥其骨干带动作用。2004年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布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开展了首批科研基地的申报遴选工作,批准认定了分别设立在敦煌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的古代壁画、陶质彩绘文物和出土木漆器保护等3处重点科研基地。实践证明,行业重点科研基地的设立和初步运行,可有效地解决文物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落后、地域发展不均衡、科技成果推广不力等基础性问题,为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国家文物局今年开展了第二批重点科研基地的申报认定工作。共有13家单位申报了14个研究方向的科研基地,其中5家为系统外,包括国家级院所、知名高校以及企业。国家文物局评审委员会专家对各申报单位科研基地的定位、研究贡献、人才队伍、人才培养、开放交流、运行管理,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评选推荐出第二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分别是上海博物馆(研究方向: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研究方向:砖石质文物保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按照有关规定批准设立此批重点科研基地。
     
        今后,科研基地深入开展以下6项重点任务:第一,建立起各科研基地研究领域内科技需求调查和分析的长效机制,制定相应的研究发展规划,确立优先主题,凝练重大专项。第二,与具备一定实力的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系统、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系列联合攻关项目。第三,通过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奖惩机制的不断完善,积极培养中青年科研人员,逐步建立一支包括战略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和复合型研究人员的高水平科研队伍。第四,为保证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适用性,科研基地应逐步建立科学、健全的评估评价机制,并开展与之有关的评测标准体系和评测试验的研究工作。第五,要以科研成果产业化为目标,积极推动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国家文物保护需求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第六,加强科研基地运行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健全和完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文物、博物馆单位的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模式。
     
        “十一·五”期间,国家文物局组织认定的重点科研基地将达到10-15个。要通过跨行业、跨部门的联合攻关,着力加大在馆藏脆弱易损文物中锈蚀、酥解、虫害、霉变等主要病害的综合研究;高新技术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综合研究以及博物馆文化产品研发等领域实施重点突破。
     
        各省文物部门要结合本省文物材质的特点及科研力量的现状,依托省级博物馆建设相应的省级科研基地;支持和帮助地市级博物馆建立馆藏文物科技保护修复室,加强馆藏文物的日常养护。从2006年起,国家文物局将对“馆藏一、二级文物及重要出土文物科技保护”项目的实施进行逐步调整,充分发挥国家文物局和省级文物部门重点科研基地的人才、技术优势,由这些科研基地指导基层文物收藏单位拟定文物修复计划和技术方案,并帮助完成主要修复任务,代培基层技术骨干,有关经费将直接划拨给承担修复任务的单位。

     链  接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第1、2批)
     
        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它是在敦煌研究院保护所基础上设立的,是从事古代壁画、土遗址保护修复和石窟寺加固方面科学研究,以及实施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的专门机构。目前拥有一支由化学、物理、工程地质、计算机、林学、建筑、测绘、摄影、气象等多学科构成的,具有高、中、初级专业职称的近60多人的专业研究和文物修复队伍,同时拥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能力。
        
        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湖北省博物馆)它是从事出土木漆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的专业机构。主要从事出土木漆器简牍保护技术基础研究与保护应用研究,基地以湖北省博物馆为依托,科研基地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课题管理制。基地将构筑研、学、推广和应用于一体,聚集和培养高级研究人才。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它依托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理论体系与技术规范;主要科研目标为自主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体系,探讨和创新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集成规划技能,力求为实现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重大文化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完整性、可持续性提供科学的、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科技支撑。基地运作与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部门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秦始皇兵马俑博馆)它依托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主要研究方向为:陶质彩绘及相关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基地在颜料成分分析,颜料色彩锐变机理研究,彩绘层次结构观察分析,彩绘文物保护剂对比研究及老化测试,博物馆及大型遗址的环境监测,文物环境质量评估,文物、遗址及其环境的微生物指标调查,筛选适合于文物及遗址的霉害防治药剂及方法,实施文物及考古现场霉菌防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实施能力。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上海博物馆)它依托于上海博物馆,是行业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各类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的基础科学、应用技术、技术规范和虫霉防治等方面。基地主要由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生物化学、文物消毒、加速老化、保护科学、修复技术、书画装裱等实验室和情报资料室、《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编辑部构成。现有在编科研人员16名,学科专业涉及应用化学、分析化学、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腐蚀及防腐、生物、造纸工程及化学、文物保护等专业。其中,研究馆员3名、副研究馆员6名;另聘有流动研究专家数名。
       
        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它依托于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联合陕西省考古所、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从事砖石质文物保护的基础理论、文物保护标准、新技术、新材料及高新技术在砖石质文物保护的研究和实施工作。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直属陕西省文物局。基地将跟踪当今先进的文物保护理论、技术、材料,还要开发有关键性、原创性的技术和材料,同时结合重点项目注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传统方法结合。
     
        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紧迫性,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事业在前进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新形势下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博物馆地区发展不平衡、品类发展不平衡加剧,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地域特征和独特个性的专题博物馆较少,缩小发展差距、纠正体系偏差和促进博物馆事业合理布局任务艰巨。
       
        新馆建成后的正常维持经费保障问题突出,一些博物馆功能缺陷、设施不齐、特色欠缺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文物藏品来源匮乏,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突出,加大文物征集力度的要求十分迫切。藏品建账、分级、建档和备案管理等工作进展不平衡,西部地区、地市县基层博物馆,以及文物系统以外的博物馆,工作相对滞后,馆藏二、-文物和一般文物家底不清的情况普遍存在,给博物馆的管理决策带来严重影响。大多数地市县级博物馆库房面积不足,展厅简陋,设施短缺,不具备应有的藏品保护和展示环境,加之对馆藏文物的日常养护重视不够,自然因素对馆藏文物的腐蚀、损毁趋势加重。
       
        行业、民间建馆积极性日趋增长,相应的管理规章尚未健全,特别是受市场经济影响,民办博物馆情况复杂,统筹兼顾和有效管理的难度加大。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并更趋多样化,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主题、内容、设计,以及互动性、趣味性、观赏性提出了新要求,博物馆在体现“以人为本”,转变办展方式,更新服务理念,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面临严峻压力。
       
        科技成果日益融入社会各领域,而博物馆的藏品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中,科技意识普遍淡薄,科研部门偏少,高新技术的研发、引进、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能对博物馆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创新性成果不多。
       
        随着文化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博物馆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博物馆生存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随着劳动者就业方式的不断变化,博物馆业务人员流失严重,科研力量薄弱,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特别是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短缺。
      
        经费不足仍然是困扰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博物馆事业规模逐步扩大,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投入虽有增加,但总量有限,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博物馆对部分社会群体免费开放后,许多地方财政补助经费没有到位。一些旅游景区博物馆、纪念馆票价偏高,影响了广大群众参与体验、欣赏、享受服务的效果。 (本版文字、摄影:崔波)

    (2005年12月16日6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