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做时代忠实的记录者——记南京博物院近年来的文物征集工作
  • 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参评展览扫描
  • 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韩国东学农民革命之旅印象
  • 民族博物馆讲解工作探析
  •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之展览文本编写展览内容文本的体会
  • 国家博物馆发挥优势为青少年服务
  • 2005年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 中国北方第一座蒙古族生态博物馆
  • 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及『1+10工程』
  • 最新热门    
     
    网络环境下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发展策略

    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等等。

        在展厅里设置触摸屏为观众查找资料提供线索。其意义是增加展览的信息含量,满足青少年观众和大学生观众的相关需要。触摸屏信息资料查询系统的内容可包括馆藏书目、馆藏报刊目录、馆藏特种文献目录、馆藏影音资料目录以及本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等等。

        资料室、影视厅对外开放,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影视厅对外开放可以采用提前预约并收取一定的费用的方式。

    建设专业的图书资料室

        博物馆中图书馆既然是为博物馆业务和观众服务的,因此专业性成为衡量其工作质量、业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穷尽搜集相关资料,二是科学设置馆藏结构。

        穷尽搜集相关信息是一切社科研究搜集资料的重要原则。只有穷尽搜集相关信息资料才能充分把握某一学科专业或问题的研究成果,获得最新的材料或资料,从而站在学科知识的最前沿,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目前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信息资料建设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搜集文献面面俱到没有重点,所以一方面非专题类文献大量积压,另一方面所需的专题类文献又远远不足。据初步统计,1977—2004年,周恩来邓颖超类的在版图书至少有900余种,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现却只搜集到400余种。报刊文献资料这方面的情况更为突出,由于关于周邓的专题信息往往存在于各种学术性和非学术性的报刊中,因此仅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所订的几种报刊远远无法穷尽。据初步统计,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每年大约可以从订阅的期刊杂志中摘录到近100篇文章资料,这样算来9年最多可检索到1000篇,而从中国期刊网上检索(1994年至2003年)9年共可检索到资料6000篇左右。也就是说,搜集到的报刊文献资源只有总量的约1/6。

        人物类纪念馆所要搜集的资料包括:

        (1)图书。图书的特点是主题突出、内容系统、观点成熟,知识性、学术性比较强,是人们系统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知识或某一创作内容的基本文献。它们承载了某一学科或专题知识体系的基本框架,是人物类图书资料室馆藏建设的主体。

        (2)报刊。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源,报刊文献资源具有周期短、内容新、实效强、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等特点,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起到图书不可替代的作用。

        (3)特种文献。“特种文献是指有特定内容、特定用途、特定读者范围、特定出版发行方式的文献。它包括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记录、档案和政府出版物等,特种文献往往是非正式出版物,在内部发行,尽管这类文献有的并非成熟可靠,但它们的内容新颖、专深、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参考性高、利用率多,是极为重要的信息资源。”

        在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有大量交流性、赠阅性或捐赠的资料,这些资料非常零散、不整齐,但内容皆与传主或纪念馆有关,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但又容易被忽略,他们实际上是纪念馆最具特色的资料性馆藏。整理好这部分文献,将成为资料室提高整体业务水平的重要举措。

        (4)网络资源、多媒体信息资源等。网络资源在本文是指网络原创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网络时代特有的资源,其中的精华部分往往能反映时代的脉搏,是群众思想感情和观点最真实的反映,应该加以搜集。多媒体资源是指图、文、声一体的资源,是人物类纪念馆传统馆藏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继续加以搜集整理。

        合理使用图书经费,科学设置馆藏结构。由于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的库存是有限的,用于图书资料建设的经费也是有限的,因此,合理使用各项经费,科学设置馆藏结构,以最少量的资金获得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成为必要的选择。那么网络环境下人物类纪念馆应该怎样建设一个专业又收藏丰富的图书资料室呢?

        印刷型文献特别是印刷型图书是传统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馆藏建设主体。在网络环境下是否仍以印刷型图书建设为主体呢?回答是肯定的。印刷型文献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体,虽然数字化文献出现了,但印刷型文献仍然具有它的优势,它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能够适应复杂的思考。它具有一定的历史积累和一定的知识系统性,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因此,不仅是现在,即使是将来,印刷型文献仍将是馆藏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同数字化文献相比,印刷型文献制作成本较低,因此至少在目前,购买印刷型文献的价格比购买数字化文献的价格低廉得多。从节约开支的角度讲,应该以印刷型文献建设为主。由于目前的数字化文献主要是以印刷型文献为信息源转化而来的,且其数字化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因此为了稳妥起见,应以印刷型文献建设为主。

        适当削减印刷型报刊征订数量,利用数字化报刊文献资源弥补馆藏建设的不足。精选征订一些印刷型报刊,并保持这些报刊征订的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是报刊馆藏建设的科学决策。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2005年起征订,数量由45种降为22种,裁减了一半多,节省图书经费近2000元。
     
        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弥补馆藏建设的不足。近几年来,数字化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数字化报刊文献信息资源,基本上能涵盖所有的重要报刊文献资源,给人们的学习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这些数字化资源加以利用,将会弥补以往报刊文献资源建设不足的缺陷。

        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数据库主要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中国基础设施(CNKI)网络数据库系统中的一个数据库,是我国最早的大型学术期刊全文网络数据库,主要收录国内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中的论文,收录时间从1994年开始;“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以上海图书馆馆藏为依托,收录包括1857年至今的文献信息,是全国仅有的资历最老的目录索引,可以为查找相关文献提供线索。例如,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根据实际情况购买了CNKI知识服务卡,扩大了对报刊文献资源的搜集和利用的力度,又以“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等为线索,建立了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专题目录(1977年至1993年)索引数据库。

        在公共图书馆办理各种图书证、期刊卡、上网卡等,以满足纪念馆工作人员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馆内业务人员和馆外观众除了业务需要和专题需要外,还有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这就要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丰富馆藏和先进服务。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花费人民币700余元为馆内业务人员办理了天津图书馆的中外文借阅证、兰台期刊外借会员证、CNKI知识服务卡等,馆内人员可以从图书馆借阅图书、期刊,可以用CNKI卡在馆里上网查阅资料等。

    建设人物专题资料-站

        在传统图书馆时代,图书馆的专业基本是建立在文献单元的基础之上,以印刷型文献为单元储藏知识,以印刷型文献为单元提供知识。其“专业程度”由于文献的固态属性而难以深化到知识单元。网络时代给我们带来了知识的数字化形态,使专业化的知识能够突破实体馆藏的固体形态而更具系统性,因此,建立健全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积极投入到网络的共建共享中去,才能使我们在更加雄厚的资源基础上更加系统,更具优势。

        目前,大多数人物类纪念馆都有了自己的网站,但目前的网站多处于初级阶段,属于宣传性的网站,主要任务是对本馆进行宣传,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需要,人们希望从这里获得更多的与传主有关的信息资料和知识。目前在资料-站做得比较好的有南京博物院、西柏坡网站、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站等等。

        建设资料-站涉及到大量人力物力,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涉及到资金、技术、经验,需要进行广泛的合作。但这是人物类纪念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更好地发挥社会效益的新的契机和切入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尼格罗庞特教授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在数字化时代,行业的前途取决于能否转化为数字形式。”因此,对于处在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来讲,早日进入,抢占先机,占领网上阵地,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