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做时代忠实的记录者——记南京博物院近年来的文物征集工作
  • 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参评展览扫描
  • 戏剧表演与英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 韩国东学农民革命之旅印象
  • 民族博物馆讲解工作探析
  •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之展览文本编写展览内容文本的体会
  • 网络环境下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发展策略
  • 文物陈列体现的人性关怀——略谈怀川藏珍——焦作市青铜器·陶瓷器精品陈列
  • 国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财税政策撷英(3)匈牙利的税收制度对文化艺术与遗产事业的支持
  • 庄重凝练恢宏大气——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
  • 最新热门    
     
    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几个观念问题

    ,但的确有各自的规律和要求。本行业的规范并没有出台,而招投标又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法规,这种情况下很多陈列布展去搞招投标,但套用一个并不适于自己的行业规范,无异于削足适履。

        其次,既然没有行业规范也就无从业人员的资质可言。若以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人员无设计资质(资格),而去认定其他行业的设计资质(资格),无疑是犯了常识性和逻辑性的错误。有人戏言这类似兽医给人看病。事实也表明:为什么许多博物馆陈列做成了装饰工程?为什么许多博物馆陈列似曾相识、千人一面?其诟病就在于此。

        二、 陈列设计

        按照国家绝对权威机构(国家文物局)主编的教材,《中国博物馆学基础》对陈列设计进行了科学系统、详尽明晰的归纳和说明。陈列工作的程序如下:首先是总体研究与设计。按笔者的理解,凡从事陈列设计(内容和形式)的“领队”均应了解、熟悉和掌握这些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来驾驭和完成这些工作;其次才下分有内容设计和艺术设计。即便如此,内容设计和艺术设计的沟通与互动仍然显得十分紧密和重要。

        回到现实,我们的陈列工作常常走火入魔,矫枉过正地走入偏执的境地。通常的表现为:有意无意地将总体研究、设计和内容设计相互混淆,将形式设计的艺术创作过程简单地视为修饰、打扮的美工过程,人为地割裂两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其观念上的错误在于对陈列工作没有一个正确、深刻的认识,以及过多地考虑了个人自身的利益得失。

        陈列设计方案要做到有个性、有特色并符合陈列工作的规律,必须要有优秀的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两者同等重要且要做到高度协调、完美统一。而工作中有人常常简单(有时是粗暴)地以“内容决定形式”(实则是内容设计者决定形式设计者)来处理陈列工作,歪曲了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这无助于对陈列深层次开掘,更谈不上形式对陈列主题的准确表达以及陈列特色的形成。这里,我们无意讨论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只想强调二者对于陈列设计的重要性。套用一句时尚的广告用语,那就是:大家(内容与形式)好,(陈列)才是真的好!

        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人员没有设计资质(资格)会对陈列工作产生影响,那么,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人员有无设定资质(资格)的必要呢?从目前有关部门正在起草博物馆陈列工作规范的情况看,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人员“持证上岗”亦是显得十分必要。按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说法:陈列内容设计应为内容研究与设计两大任务。所谓陈列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陈列主题所要表现的有关学科内容,一是表现陈列主题所需要的文物、标本以及其他展品。很显然,一个合格的陈列内容设计人员起码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其一是了解陈列的整个工作程序,了解并掌握博物馆陈列的特殊规律;其二从业人员不仅要求是某一方面专家,还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面,是一个能组织各有关学科内容进行陈列内容设计的驭手。换言之,即使是某一方面专家也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陈列内容设计者。因此,规范和“持证上岗”就存在必要。

        由于内容设计对于陈列的重要性,因此不合格的人员不宜担任此项工作。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些现象,以为学过历史、学过考古、学过地质……就可以做陈列,甚至以专家自居,这种观念尤其可怕且危害性也最大。人们在评价一个人时可以说没有内涵、没有品位、没有修养,即使长得一副漂亮的脸蛋也枉然。但客观地分析,难道脸蛋长得好看也有错吗?明明是“内容”不好嘛!想必这和做好陈列有些同理。

        三、陈列的语言

        众所周知,书有书面语,口有口语。陈列有陈列的语言。1991年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将陈列的语言定义为: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工作中,我们常常缺失了对受众的研究。观众喜欢什么?喜欢什么方式?倘若我们对此没有研究,没有一个很好的陈列语言定位,没有一个很好的陈列语言的表达能力,没有一个很好的陈列语言感染力,我们是无法很好地与观众交流和互动的。纵使你有再大的学问,想展现再多的研究成果,想告诉观众一个多么动人的故事,而陈列语言或条理不清,或故弄玄虚,或词不达意……怎么传达给观众而使之感兴趣?因此,陈列的语言要考虑观众的感受。陈列语言是一门综合艺术的语言,是靠艺术形式作为媒介的,正如电影是靠音画来传达故事情节、思想内容一样。陈列语言研究,在陈列设计中,既是陈列形式设计的重点,也是陈列内容设计的研究课题,它是陈列内容设计与形式设计的交汇点。如果陈列设计时能够树立起陈列语言的意识和观念,我们就会在博物馆与观众之间构筑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

        四、陈列的态度

        或许有人问陈列还有态度吗?回答是肯定的。陈列设计人员所具有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所持的陈列观念反映在陈列中,这就是陈列的态度。陈列的语言运用不当,陈列的态度也许就不佳。

        这样的例证信手拈来,不胜枚举,在此仅举两例。人们常说博物馆是一个教育机构,据此就把陈列做得很严肃,很刻板,你板着个面孔,公众买你的账吗?因为你只注重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忽视了博物馆的娱乐和文化休闲功能,忽视了寓教于乐的陈列语言表达方式。不当的观念就会造就生硬的陈列语言,反映出一种缺乏亲和力的陈列态度,观众只会望而却步。

        陈列就得做“科普”,它不是专家学者的纪念碑;要转换角色,改变方式,不要以“专家”示人,拿专业术语唬人。要深入浅出,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倘若博物馆陈列不仅是儿童能读懂喜欢看,甚至行家也认可,这个陈列才算是一个完美的陈列。毕竟博物馆是为公众服务的,不是少数人的俱乐部,不能因为博物馆的专业性和陈列语言表达的不当而与观众产生隔阂,继而失去博物馆陈列的终极目标。

        总之,随着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博物馆陈列工作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唯有我们更新观念、更正观念,才能创造出最生动、最完美、最受观众喜爱的陈列展览来。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