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博物馆陈列工作的几个观念问题
  • 资源共享 共同发展——广东博物馆陈列展览协作交流网的做法与启示
  • 山西博物馆陈列艺术方案的设计思想
  • 从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的实践谈革命纪念馆的陈列与藏品征集
  • 以一流的业务和管理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从三门峡虢国博物馆经验谈基层博物馆的经营与发展
  •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之展览文本编写展览内容文本的体会
  • 网络环境下人物类纪念馆图书资料室发展策略
  • 文物陈列体现的人性关怀——略谈怀川藏珍——焦作市青铜器·陶瓷器精品陈列
  • 国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财税政策撷英(3)匈牙利的税收制度对文化艺术与遗产事业的支持
  • 庄重凝练恢宏大气——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
  • 最新热门    
     
    国际博协关于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的建议

    等。还可以通过张贴海报,发售粘胶标签、书签、领针、邮票,免费散发宣传单和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在“5.18”当天举行新馆的开幕仪式或新展览的开放仪式,展览观众平时不容易看到的藏品或新入藏的藏品;安排进行特别的参观(如不同寻常的主题参观,参观一般观众不易看到的地方,参观博物馆的“幕后”);由博物馆的专家亲自为观众导览讲解。也可以延长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如实行全天开放,晚间开放),实行专门的开放日,免费讲解,举办系列讲座、音乐会、戏剧表演、艺术表演、讲故事、电影循环放映等活动。

        (1)针对-:可以组织专家在博物馆内进行现场答疑,举办互动式的展览,开展知识竞赛,以展览、谈话或派发宣传单的形式提供遗产保护的立法信息和有关博物馆日常运作的相关信息。

        (2)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教学参考资料,设立网上虚拟学校,举办各种比赛、竞赛、化装表演、话剧演出等参与性活动,设计出适合孩子们的参观活动(如由戏剧卡通人物带领参观),由博物馆专家带领参观博物馆,帮助孩子们举办自己的展览,向他们介绍有关藏品保护的工作以及博物馆专业人员所从事的不同工作,开展角色扮演和寻找珍宝的活动,也可以通过“领养”博物馆的一棵树或者一个学校与一个博物馆结对的形式激发其对博物馆的兴趣。

        (3)走出博物馆开展的活动:制作可移动展板,组织巡回展览,展示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和与遗产有关的专业工作,博物馆专业人员进入学校与学校师生见面,开展网上参观和各种参与性活动。

     二、针对博物馆专业人员开展的活动

        由国家博物馆协会(学会)组织博物馆专业人员在某个特定的博物馆举办谈话、讲座、研讨会、圆桌会议,举办国际论坛和由外国专家主讲的讲座。在地区间、国家间和世界范围内开展友好交流活动。举办交换展览,鼓励开展跨学科和多学科间的合作项目。对博物馆及其运作方式(如藏品清单、安全程序等)进行检查和评估。通过分发手册、讨论等方式促进博物馆工作人员对《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ICOM Code of Ethics for Museums)的理解和执行。针对大学中相关专业的学生和年轻的专业人员,可由负责遗产保护的工作人员到有关学校和大学进行访问,开展友好交流活动,并邀请他们来博物馆参观。此外,还可以以特刊、通讯、信件和文章等出版物的形式进行宣传。

     三、针对监管机构和政府开展的活动

        在国家内和国际间开展相关活动,使监管机构与政府增加对遗产和博物馆的认识和了解。鼓励政府提出、接受和解释关于博物馆的国际法或国际协定,并把国家遗产和文化列入国家的立法日程之中。可通过以下方式促使有关方面意识到进行新的立法或对现有法律进行修改的必要性:

        (1)在国际博物馆日当天通过有关法律,提出关于文化遗产的立法,提出有关建议和修改意见;

        (2)签署有关宣言(声明);

        (3)向有关文化机构、监管机构、决策机构及议会成员赠送《国际博协博物馆职业道德准则》;

        (4)提请有关监管机构意识到批准国际上关于遗产(保护)的国际公约的必要性。

     附:历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

     1992年  博物馆与环境

     1993年 博物馆与土著居民

     1994年 博物馆幕后

     1995年 响应与责任

     1996年 为明天而收集今天

     1997年-1998年 与文物的非法贩运、交易行为作斗争

     1999年 发现的快乐

     2000年 致力于社会和平与和睦的博物馆

     2001年 博物馆:建设社区

     2002年 博物馆与全球化

     2003年 博物馆与朋友

     2004年 博物馆与无形遗产

     2005年 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