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澳洲博物馆活力四射
  • 用特色内容设计展示齐白石艺术人生
  • 国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财税政策撷英(1)英国对博物馆和画廊的税收优惠
  • 在现场展示新内涵 新形式 新感受——记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新陈列『万年前的桂林人』
  • 陈浩博物馆要最大限度为时代进步服务(下)
  • 以激情追寻理想——青岛市博物馆2004年陈列展览探析
  • 博物馆展览工程管理之展览设计加强博物馆布展工程中 深化设计 环节的把关
  • 先有预展 后有汇报 专家为外展 把脉
  • 浙博免费开放周年 诚邀各界建言献策
  • 国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财税政策撷英(2)从美术作品到化石加拿大博物馆
  • 最新热门    
     
    向新的高度迈进——中国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纪实

    作,分析观众的心理要求。他们通过开座谈会、发意见征询表等形式,征求了几千份答卷。从戴着红领巾的娃娃到从事丝绸研究的专家,从外地的观光客到资深的文博专家。大家最关心的是一条,就是要把陈列展览办得让群众看得懂,看得有兴味。一位外地观光客动情地说,“如果你们让游客看懂了、看满意了,你们贯彻中央提出的‘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针肯定也到家了。”

        丝博馆对各种观众的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大家认为,博物馆要靠展品说话,过去丝绸馆用最好的展厅展柜陈列来之不易的珍贵文物,这当然是对的,但仅仅依靠这些文物本身是无法满足观众的求知欲望,因为它除了让人感到珍贵以外,并没有原原本本地回答许多观众想要知道的问题。虽然来馆参观的人在年龄、文化背景、个人爱好等方面各不相同,但他们来馆的目的,不仅仅是要看几件珍贵的丝绸文物,更想了解中国丝绸博大精深的内容,了解诸如蚕怎么会吐丝,丝绸为什么又可以分为绫罗绸缎不同的称谓等等既很专业又很有生活情趣的问题。当然,他们还希望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反映这些具体的问题,而不是一张张简单的图表和过多的文字说明。他们理想中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应该是一个自由、活泼、充满朝气的,兼有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殿堂。

        经过这一系列的前期调查,最后形成了“陈列主题鲜明,展示手段新颖,融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科学历史艺术殿堂和文化观光休闲场所”的共识,作为改陈的总体目标要求,决定将“从蚕到丝”、“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三层意思作为贯穿展览的主线。在保留原有展厅格局的基础上确定了“序厅——丝绸故事——探寻蚕的世界——染织的来龙去脉——锦绣中华表演工场”的展览框架。融静态的展版、文物和丰富多彩的表演、可触摸的实物于一炉。把构成丝绸所有元素毫无掩饰地、充分地暴露在观众的眼帘之下。

        二、 坚持创新,拓展展厅空间的张力,营造服务于主题的完美环境

        这次改陈,丝博馆坚持实现三个方面的创新,即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丝绸馆是一个综合了人文历史和自然科技两方面内容的博物馆,两方面相辅相成,不可或缺。这次改陈,对这两个部分予以了同样的重视。在展厅的安排上,前半部主要是历史和人文,后半部主要是自然和科技,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观众进入序厅,大厅正中的蚕茧抽象模型,其背后的象征经纬平纹交织的木格栅,左右两侧的各四块玻璃版面分别介绍桑、蚕、丝、绸和丝绸年表,使观众一开始就对丝绸的概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进入关于丝绸历史和成就的部分“中国丝绸故事”。以丝绸文物为主体,用绚丽多姿的历代服饰将展览推向高潮。然后,通过一个天桥,让观众心绪得以调整后,进入展厅的自然和科技部分,“探寻蚕的世界——染织的来龙去脉——锦绣中华表演工场”。这部分着重讲述桑蚕、丝绸工艺,以桑蚕标本和织机微缩模型为主要展品。这一部分,以动手动脑和亲身参与为主要特色。

        成功的展览应当围绕着观念、展品与氛围等几个层面展开。作为丝绸馆主要陈列本体的丝绸文化,原有两个厅的丝绸文物,虽然珍品不少,但由于缺乏引导和提示,没有铺垫,显不出其珍贵的品质。改陈以后,有关丝绸人文和历史的部分扩编为“丝绸简史-丝绸种类-丝绸之路-丝绸与社会-丝绸服饰”整整一个系列,使得相关的事物真相、社会背景、文化现象,自然而贴切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为了让观众完整地了解我国古代各族人民光彩夺目的锦衣绣服,欣赏其独到的裁剪技艺的三维效果,中国丝绸博物馆以历代服饰的出土资料、考古出土的各个时代木俑、陶俑、人物绘画等为依据,科学地仿制了从战国到清代的21个穿着精美的历代服饰木俑、并分别放置在各期服饰的单元说明牌下。有了参照系统,原有的那部分文物作为说明中国丝绸史的珍贵实物,就格外吸引人的眼球。在自然和技术部分,原来丝绸织机文物数量有限,气氛不够,调动不了观众的情绪。为了增加可看性,丝绸馆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历史资料,设计制作了12个可操作的织机模型,这些织机根据实际的功能需要,配置得十分完整,并装有经线、纬线,织有一小段实物,富有情趣。在织造大厅,总共布置了七台征集到或自己研究仿制的历代和各地的织机,随时可以继续织造,这一批各具特色的织机集锦,俨然成为一个历代丝绸织机的大观园,使整个展览大厅生色不少,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

        把视觉语言转换成听觉或触觉语言,是激发观众求知欲望和参观兴趣的最佳手法。这次改陈,共安装电子触摸屏17台,对于版面上无法一一详细介绍的内容,采用链接、多媒体、录像等手段,观众可以自己在触摸屏上查询。为了让观众了解绫罗绸缎等不同织物的区别,丝绸馆安装了进口的ScaIar电子放大镜使观众在移动中看到不同织物的不同构造。在介绍蚕为何选择桑叶作为食物时,丝绸馆还特地请一位心理学老师设计制作了一个FLASH小游戏,孩子们对这个游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设计了各类人群都适合的织机表演、丝绸艺术品手工制作、织物设计等项目,寓教于乐,让观众在此动手操作,体验当一个纺织设计师的乐趣。

        在整个陈列中,丝绸馆在服务于主题的环境营造上作了精心的安排,充分考虑展厅布置的艺术、灯光的安排、展线的流畅等不可缺少的因素,营造出亲切、动人而又有情感交流的浓重气氛。

        三、坚持精品不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科学认识,充分挖掘潜力,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提高性价比

        相对于时下“精品出自大投入”的流行观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改陈从资金上来说,似乎有点先天不足。但丝博馆并不为此感到气馁。他们说,精品工程不等于金钱工程,光是用钱是堆不出精品工程的。只要真正做到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严格把关,较小的投入同样可以大产出,同样可以出精品。三年来,丝博馆总体改造的总投入是1500万元,其中包括了建筑整修、改陈、技防、环境四大块。改陈的总投资仅为432万元,平均每平方米造价只有920多元。这在当前浙江省博物馆界的陈列展览投资额度中是明显偏低的。为了用好这笔投资,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对设计施工全过程的监督。首先,在改陈的全部过程中,丝绸馆没像有的地方那样,一切都交给乙方去处理,而是从馆长开始,组织了一个强大而有效的管理班子,和乙方一样自始至终参加具体的改陈工作,对工程的用工、用材、难易程度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有效地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第一次设计序厅用材为进口花岗石,价格为近千元/平方米,虽然豪华,但文化性和艺术感并不强。馆领导经过调查,建议改变设计,最后采用烘毛青石和白色玻化砖结合,造价仅200元/平方米。仅此一项,就节省开支700多万元,效果并不亚于进口花岗石。整个陈列所用模型的制作,多媒体内容的设计,均由馆内技术人员自己负责完成。他们把总承包变成单项承包,做到货比三家。这样减少投资约二百多万元。其次,切实加强资金的评估,把评估工作系统化。在施工单位确定后,严格按照投标程序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除严格把好质量关以外,还做到对工程量按天及时记录,在决算中严格按国家规定的定额进行核实,再送计划部门审计,又减少开支100多万元。这样通过层层把关,有效地控制了造价的攀升,从而保证了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

        三年的艰苦努力,使中国丝绸博物馆朝着作为中国五千年丝绸文明国家级窗口的目标,又踏踏实实地前进了一大步。改陈完成以后,半年多来,日均参观人数比过去增加了5倍。全年观众达到31万人次,其中外宾4万余人次,占参观人数的1/8,这个比例不仅在浙江省内排名第一,而且在国内博物馆界也是很高的。如今在丝博馆,经常可以看到身背背包的国外青年学生进进出出,在这里记笔记、写生、拍照,忙得不亦乐乎。世界遗产基金会执行副主席、加拿大专家Henry Tzung先生说,“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丝绸博物馆,了不起!”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