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澳洲博物馆活力四射
  • 用特色内容设计展示齐白石艺术人生
  • 国外博物馆与文化遗产财税政策撷英(1)英国对博物馆和画廊的税收优惠
  • 在现场展示新内涵 新形式 新感受——记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新陈列『万年前的桂林人』
  • 陈浩博物馆要最大限度为时代进步服务(下)
  • 以激情追寻理想——青岛市博物馆2004年陈列展览探析
  • 向新的高度迈进——中国丝绸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纪实
  • 陈浩博物馆要最大限度为时代进步服务(上)
  • 凯旋法兰西——赴法『中国文化年』文物展览汇报展小记
  • 登高方望远——记南京博物院陈列艺术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
  • 最新热门    
     
    陈燮君谈上博精神与博物馆管理

        博物馆应该自觉地关心城市的发展,并从自身的角度参与城市精神与文化的建设。近现代以来的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而上博精神的核心是:敬业、创新、一流、合作、务实。博物馆工作要围绕城市关心的问题来联动。现代城市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文博的发展如何围着城市发展转?为此上海文管委制定了文博十年发展规划,要使文博事业在城市发展中占一席之地。

        2002年上博五十周年庆典前后,市领导在多种场合大谈文博、大谈文保事业,这是前所未有的。关键一个原因就是文博事业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关联起来了,文博自己首先要做大做强。2005年,我们要围绕“世博与文博”这一主题,做好相关工作,进一步“扬我中华文化,壮我中华精神”。

        精品意识、团队意识和细节意识

        我们再来说说精品意识。这是上博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我们认识到精品意识一定不能减弱,2004年年底举办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及国际研讨会,各项工作的质量一定不能比2002年的国宝展低。任何一个活动、任何一个细节包括一个新的策划只能比以往做得更好,这里有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精品意识是重要意识,有时候“细节决定成败”。上博新馆自1995年开馆运转以来,我们可以说在设施和服务方面现在仍像新开馆一样。也就是说,我们所讲的精品意识要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上,在细节上要经得起展开、经得起检查。精品意识要贯彻到工作的整个过程,融会到各个环节和具体细节。我不敢说,上博已经做到这一点,但我们确实已经树立起了精品意识。

        此外,团队意识也很重要。上博领导班子是个团队,文管委是一个团队,甚至上海文博事业也是一个整体的团队。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团队精神是干不成事的。我们领导班子刚刚过完民主生活会,可以说,我们的领导班子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成员之间非常谅解,这其中靠的是事业的鼓舞。一个单位要用事业来鼓舞人、凝聚人、激励人,这样一个单位才能运转顺畅。搞《淳化阁帖》最善本及大展、大赛、大讲坛这个活动,应该说是有难度的。《淳化阁帖》最善本于2003年4月份被上博收藏,一年后这么火红,而且围绕《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大展、大讲、大赛步步推进,有声有色,正是说明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及时决策,在团队的集体努力下,进行了超常规的运作,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

        还有细节意识。当然整个过程中光讲管理意识、精品意识和团队意识还不行,说实在的,应该讲整个过程还是充满着艰辛,还是要实打实干的。刚才我讲到的意识中有一个细节问题,这里我还要谈谈细节意识。光有整体不行,现在讲系统工程、综合时代,但细节也很重要。细节代表着过程,没有细节就没有过程的展开。且不说细节美、微观美,就说宣传报道,我们《淳化阁帖》最善本的大展、大讲、大赛,每个过程都是细节的展开。我们经常讲宣传报道策划中的5波、6波,其实整个过程都是细节的展开、再展开。注重细节绝对是一种意识,当然我说的这种细节不是一种无关大局的细节,与本质毫无联系的细节,这个细节讲到底看起来是个细节、是个局部,其实是牵动全身的。一个好的策划、大的策划并非是一呼百应,在实际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我们领导应该尽心尽职,全力以赴。如果一些关键环节抓不住,往往丢掉的是线,丢掉的是面,丢掉的是立体、是整体。

        关于上博精神和上博文化

        要做大、做活、做强,光有理念还不行,文化是要靠养育、积淀的,其实我们馆里的管理也是如此,也是靠养育的。如果把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事业来讲,它一定要靠精心呵护和培育,要有文化关怀、有现代情感关照下的文化养育,像上博2004年办的古罗马展、卡地亚展,第一篇报道还好写,但第二篇、第三篇,接下来的文章怎么写,怎么深入下去,就要以博物馆自身的理论和研究做铺垫,这对我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我们馆长在内,上班时是一件一件事情忙个不停,下班后还要琢磨这方面的问题,包括理论上的研究、整体上的思考等。举例说,我们出版的价格不菲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的珍藏本图录中,序言怎么写,理论上有无新的思考和宏观的思路,出版物的学术分量如何把握等,都需要文化的支撑。此外,还要考虑到通俗读物的配合,如《上海文博》、《文物天地》这样的刊物如何配合,相关的出版物要跟得上。普及方面我们不太担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学术深度。还有一点就是宏观思路。我是这样考虑的:通俗读物也要认真对待,要支撑局部空间。要干好事情关键在于“认真”两字,这是千真万确的。

        关于上博的展览这几年我们慢慢已经形成了共识,有三个大的思路:一是人类古文明,如古埃及的、玛雅的、古希腊的、古罗马的文物珍品展。二是国内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的,如已经搞的新疆的、内蒙古的、西藏的、陕西的文物珍品展。我随文物学习考察团赴新疆,对于龟兹壁画的保护现状十分牵挂,上海博物馆正在与新疆同行联系,尽快把文物信息完好地保存下来,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今天讲把文物事业做大做强作活,说实在的不是简单地为强而强、为大而大、为活而活,近几年上博的展览就能说明这点。你抓住机遇,有射门意识,到这时你的出发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为了大、为了强,而是为抢救保护文物,一件一件地干实事,这样,做的事自然就越滚越大。我理解,大也好、活也好、强也好,这是一种新的高度,要以新的体验来认知,这种理念就像做学问一样,进入一种境界,肯定是好文章一篇接着一篇。上世纪50年代办农业合作社,比喻为吃果子,嘴里吃一个、手里拿一个、眼里盯一个、脑子里想一个,这一看似简单的道理现在还是管用的,方法论上是相通的。上博这些年只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地干,连着投入地干,与城市的发展、与文物事业、与弘扬民族精神紧贴着干。有些认识和观念开始也不自觉,慢慢做以后,逐渐定格,逐渐总结经验,就变不自觉为自觉,这也是一种文化积淀。干一件事时一定要想着另一件,关键要有成果,有实效。

        这种做法,有时大家也感到很累,很疲劳。但我们希望大家的这种疲劳是一种物理意义上的疲劳,而不是心理意义上的。总之,我们希望上博作为一个团队能不停地往前推进。

        一个城市、一个单位、一个人,重要的是一种状态,一种精神。有作为,才有地位;有思路、有理念,要落实到求真务实上。事业状态其实是一种精神状态,在这方面,只能上,不能下。

        理论的表达有三种,一是深入浅出,二是深入深出,三是浅入深出。文博事业显然需要的是第一种,能做到深入浅出方为大家。平时讲话讲得可以很朴实,但也需要引导和概括,进行适当的提炼,进行方法论的概括。2002年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对上博以后的展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重要的是,要善于在事业滚动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进行定格、提升和理论化。管理层、领导层需要一种综合素质,要有原则性和灵活性,事业心和亲和力,要有一种事业追求。没有大的文化追求,事业不可能持久。团队的精神面貌无论如何都不能低估。

     (陈燮君系上海博物馆馆长,2004年9月16日下午访谈,赫俊红整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