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浓墨重彩绘山庄——关于 承德避暑山庄300年特展 展览设计
  • 鲍贤伦改进管理 服务大众 (上)
  • 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 基层博物馆举办文博培训的社会意义
  • 杭州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的展示策划
  • 博物馆物论(下)
  • 中小城市博物馆应和图书馆建在一起
  • 博物馆的发展必须和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 永恒的纪念——访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
  • 把革新推向纵深
  • 最新热门    
     
    博物馆物论(上)

    的,因为以后的若干次年会转而讨论博物馆的急迫的现实主题,直至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2000年年会以讨论“博物馆与无形遗产”为主题时,国际博物馆理论界才又一次关注博物馆物的讨论。关于博物馆物的一般意义,就其基本点概括如下:   

     1、物在博物馆中的地位。
        对于这个问题,应从博物馆是物的世界的事实出发,从物质与精神的本体层面上来认识这个问题。博物馆的一切精神现象都是源于它的物质存在,精神是物质的反映。博物馆一切功能的发生,一切工作的进行,都是以博物馆物为基础。“博物馆的物是博物馆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这一命题是苏联博物馆学家提出来的,并为中国博物馆理论界所接受,至今仍然是中国博物馆教科书中关于博物馆物在博物馆中的位置的认识基石。1987年我与曾任国际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的鹤田总一郎(Soichro Tsuruta)进行学术对话时,他对我说:“博物馆必须把对人的研究提到与物平等的水平才能成为真正的博物馆学研究。”我则回应他:“物作为博物馆的本质特征恐怕是不可动摇的。”博物馆物的地位不仅从本质层面上看而且还可以从历史实践的层面上看。1993年我与时任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冯·门施(P·Van Mensch)讨论博物馆物时,我画了一个同心圆,圆心是物的收藏,内圆是科研,外圆是教育。科研是收藏的延伸,教育是收藏及科研的延伸。冯·门施同意我的关于物是圆心的观点,说“是这样的”。他称这类观点为“以实物为核心的方法论”(冯·门施《论博物馆学的方法论》)。德国马克思主义博物馆学家施莱纳(K·Schrener)也认为博物馆的物“是认识博物馆的决定性标准”。无论从博物馆的本质特征还是从实践层面上看,博物馆物在博物馆中的核心地位与本质特征是不可动摇的。把博物馆物的地位边缘化的倾向,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物。   

        2、博物馆物的存在性质。博物馆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客观性。它是历史存在的一种真实的载体。波兰学者格鲁金斯基(W·Gussio)最早用“博物馆真实”(museality)这个概念来指称博物馆物。巴西学者罗西澳(W·Russio)则用“博物馆事实”(museum fact)来指称博物馆物(安来顺《理论博物馆学读书笔记》)。西方博物馆理论界一般都使用“博物馆真实”这个概念表达博物馆物。加拿大博物馆学家雷恩·梅兰达(Lynn Maranda)在他的《博物馆的核心问题:物质世界》论文中把博物馆物分为事物、实物、资料三个层次加以论述。事物(things)是一种广义的客观存在,实物(objects)则是在一个完整的含义体系中的客观物品。而事物和实物之间的区别则是人类智慧定向性应用的结果(见《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1994年年会论文集》)。他虽然仍站在博物馆物的客观意义之上,但引申出了博物馆实物的人的选择性结果。并不是一切真实的事物都可以是博物馆实物,只有那些博物馆需要的事物才可以进入博物馆实物行列,被称为博物馆实物。这种认识当然是对的,因为博物馆的物不仅是一种自然物而且是一种社会物。博物馆的物既具有物理性又具有社会性。博物馆的物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存在,是一种被选择了的、客观的、真实的历史存在。   

        3、博物馆物的类型。鹤田总一郎把博物馆物分为首要博物馆材料和第二位博物馆材料(如模型、拷贝等),统称博物馆材料(document)。但一般博物馆学家仍愿意称博物馆物而不称博物馆材料。施莱纳指出第二类材料是辅助陈列材料,严格地说辅助材料不是博物馆物。捷克博物馆学家斯特朗斯基(Z·Stransky)进一步指出,第二类资料不属于博物馆物的范围,因为博物馆物是“信息源”,而第二类资料只是信息载体。我国博物馆界一直沿用苏联博物馆界对物的类型认识和类型分法,把实物与辅助材料分别对待。美国博物馆定义中只把“三维空间的实物”称为实物;平面文物不算实物,也值得商榷。因为平面文物从理论上说它也是占有三维空间的,只因为其厚度太小不计而已。所以我认为博物馆的物不论是占有三维空间还是占有二维空间的,它必须是原始的、直接的物质记忆,而追忆的、复制的皆不属于博物馆物,只能归入辅助材料。   

     二、博物馆物的认识论   

        人无时无刻不在认识周围的事物。人进行认识的前提是在人的认识之外存在着不依赖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世界。外部世界的客观存在是认识的最终源泉。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精神对物质的一种反映。博物馆的物就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是物的真实的、原始的存在。博物馆拥有大量的这种物质存在,是别的机构难以提供的特殊的认识源泉。   

        博物馆的物是如何进入人的认识过程的呢?认识是从对物的感觉开始的,不通过感觉人不可能知道物的任何形式,感觉是感性认识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博物馆的认识模式就是从感觉开始的。从对物的直接感受和对感受的认识加工出发,达到感性认识。直接感受性是感性认识的基础。但博物馆观众也并不完全从感性获得感性知识,有的人对某物有一定的知识背景,他在物的审视中带有印证原有的感性认识或原有的理性认识的基础,即使如此,他对这件物的新的认识也仍然是从对该物的感觉出发的。所以说博物馆的任何认识活动的开端都是发生于最初的感觉,然后才是感觉的加工。
       
        人对物的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对物的认识继续前进就达到了理性认识阶段。对博物馆物的理性认识是依赖感性阶段所得到的直接材料,进行理性思维而达到的。感性材料是理性思维所依赖的材料,而理性思维则是比感觉更深刻地反映和认识世界。《苏联博物馆学基础》中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结合在一起,就成了总的认识基础”。关于博物馆的认识轨迹,我在1962年写的《文物在陈列中的两重性》论文中作了描述:“文物是有形体的,可以被感知的。文物都有自己的经历,文物的经历都是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有它自己特定的内容。在陈列中首先被观众所把握的正是文物所提供的这种感性材料和具体知识。但观众不会止于对文物感性材料的了解,因为这只是了解文物意义的开始。文物呈现给观众的第一重语言是感性的、具体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而展示出它的第二重语言——理性的结论。观众对文物的审视,一般都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虽然文物提供的感性材料是对文物理性认识的基础,但不能成为后者的全部建筑,因为文物终究是个别的,而理性认识则是抽象的结果,是普遍性的。从感性到理性毕竟是认识的不同阶段。不是所有的观众在参观过程都能达到理性认识阶段的,为此博物馆陈列中就出现了辅助展品(语录、图表、沙盘等)和文字说明,甚至文物组合以加强文物本质的显现,从而帮助观众达到博物馆预期的陈列效果”(见拙著《博物馆的思》)。由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博物馆所提供的物的认识模式是最符合认识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逻辑过程,最符合由现象到本质再到现象,由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模式不是别的机构都能拥有的。(上)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