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当代科技博物馆的创新与深化发展
  • 抢救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 无形遗产保护博物馆的特殊价值及其局限
  • 新时期展览的轻骑兵——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巡回展览活动侧记
  • 博物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 试论主题型展览与文物征集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外宣工作
  • 黑龙江博物馆界全力打造展览市场
  • 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
  • 文化遗产、怀旧意识与城市文化形象——遗产元素在博物馆平面设计应用的思考
  • 最新热门    
     
    西方博物馆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一瞥——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冯承柏教授

    物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新学科,并非像有的人想得那么简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博物馆学能成为大学的一门课程,并设立了专业学位,标志着这门学科开始成熟了。现在应该说是更成熟了。

    但目前中国博物馆学教育的力量还是太弱。学术界对博物馆学还不是很重视。中国博物馆学给我的印象是“工作手册”,就是介绍博物馆从搜集文物到举办展览的整个工作流程,是有点儿谈不上“学”。但这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在如何培养博物馆学人才的问题上也一直存在争议。过去曾有人跟我说“博物馆学培养不出人才,博物馆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器物鉴定方面不在行,还不如到古玩商店呆上两年。”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是学徒工,而不是博物馆学人才。

    博物馆学人才其实需要很丰富的知识背景。他不但要对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其作为文化、社会教育机构的特性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还要懂得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比如信息学理论,博物馆是通过实物来传播知识和信息的地方,如果从事博物馆工作的人员不懂得这方面的知识,就无从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及交流功能。所以博物馆学教育还是比较重要的。

    记:国外博物馆学研究的状况如何?他们对博物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是怎样进行的?

    冯:美国比较注重实用。他们研究的问题和实际工作结合得很紧,比如,观众为什么不来?为什么有人看博物馆,有人不看?怎样吸引观众?美国的理论很少,很多时候只是把相关的学科移植过来,比如把多元文化的课题引入博物馆学研究的范畴,把社会学的“社区”概念移植过来,研究社区和博物馆的关系。欧洲的博物馆学就比较注重理论研究,博物馆的研究和物质文化的研究没法分开,欧洲人喜欢进行这方面的探讨。另外,墨西哥和加拿大也对博物馆学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博物馆人才的培养和博物馆在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分不开。国外博物馆的很多研究项目都需要大学来做,他们认为博物馆的藏品仅靠博物馆工作人员研究,忙不过来,应充分动员别的力量一起来研究,不能总让藏品闲置着,于是就花钱请人。比如美国历史博物馆,对大学生实行奖学金、助学金或是实习制度。大学教授也可以利用博物馆的资源进行研究。法国也有同样的制度。法国自然博物馆面向全欧洲引进研究人员,欧盟也设了一个研究基金,面向国际招徕研究人员。至于短期培训,一些博物馆也会根据需要举办员工培训班,但大学里办得很少。所以从学习到研究,国外的方式和制度都是多样化的。

    记:国外博物馆对于像馆长这样的高级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有何要求?

    冯:国外各个国家都有博物馆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标准。国际博协的教育课程里就用“核心能力”这个词来概括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博物馆馆长的素质应该是博物馆馆员素质的浓缩和集中。他们比较强调博物馆从业人员的几种能力。一是语言交流能力,这种能力被排在首位。因为博物馆要跟人打交道,而且要把“物”介绍给人,所以从业人员的口头交流能力、书函交流能力、国际交流能力很重要。博物馆从业人员还应具有组织人群的才能,因为他们面对的观众是一个个不同的群体。这些才能对于一个馆长来说就更为重要了。另外,馆长还应具有经营博物馆和募集资金的能力,因为在任何国家馆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博物馆经费问题。

    从知识结构上来看,馆长的知识应该是博和专的统一,既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广博的背景知识,既要具备博物馆专业领域知识,又要了解、掌握各具体部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在信息时代更要通晓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总之,要求挺高。所以国外所有大馆的馆长都面向全国招聘,学历至少要求是博士。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