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当代科技博物馆的创新与深化发展
  • 抢救保护无形文化遗产是文物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 无形遗产保护博物馆的特殊价值及其局限
  • 新时期展览的轻骑兵——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巡回展览活动侧记
  • 博物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 试论主题型展览与文物征集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外宣工作
  • 黑龙江博物馆界全力打造展览市场
  • 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
  • 西方博物馆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一瞥——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冯承柏教授
  • 最新热门    
     
    博物馆 走进 学校任重而道远———博物馆文化与校园文化交融的实践与思考

    “走进学校”在一些地方已成为博物馆的“必修课”,至于“走进”的方式,则是见仁见智。近读楼锡祜先生《博物馆人与朋友》一文(见《中国文物报》2004年1月2日),深有感触。楼先生曾在博物馆社教部工作,“每学年开始时,为了向北京市中小学介绍近期博物馆的展陈,都要向他们发出大量信件,耗时耗资耗精力,而且有时还不知道信是否送达有关老师手中。”效果可想而知。诚然,借助信件把博物馆的信息送进学校并非不妥,但是如果这“风筝”一旦断线,也就踪影难觅了。楼先生及时察觉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改变了工作思路。可是时至今日,这种“广种薄收”的做法,仍被许多博物馆延续,成为与学校沟通的“主渠道”。博物馆人委托“鸿雁”传书,却不知道对方坐落何方?有何需求?自己应该提供什么?因此,“剃头挑子一头热”,也是情理之中了。

    笔者以为,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部分博物馆人的思想观念存在问题:没有真正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认识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而仅仅把与学校联系作为“诚招天下客”的一种手段,发个“帖子”应付差事;或者作为一种“例行公事”,请公函代劳。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可能更看重的是“利”:眼前的、局部的经济利益,或者配合某个“中心工作”带来的其他利益。这样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急功近利,效果是不可能持久的。

    近年来,正在进行扩建工程的湖北省博物馆,以迎接新馆开放为契机,走出馆门,深入社会,介绍博物馆珍宝,宣传荆楚文化,受到了普遍欢迎,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各级各类学校。这犹如一项“系统工程”,绝非鸿雁传书或者蜻蜓点水可以奏效。

    “走进”学校,就得经常给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结合各种活动,把博物馆精彩的信息送进校园。请博物馆专家进校园办“讲座”,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