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首都博物馆举办收藏家藏品展
  • 关注的焦点是学术研究、教授学生还是接近观众大学博物馆面临挑战
  • 陈列展览要有 资源营运 的理念
  • 新时期展览的轻骑兵——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巡回展览活动侧记
  • 博物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 试论主题型展览与文物征集
  •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外宣工作
  • 黑龙江博物馆界全力打造展览市场
  • 加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工作
  • 西方博物馆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一瞥——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文博系冯承柏教授
  • 最新热门    
     
    民俗陈列——中小博物馆展览的新亮点

    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包括了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风俗礼仪、岁时节令、民间工艺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由于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延续至今,有的改头换面,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又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很容易使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群众受到吸引,得到共鸣。同时,“关注百姓身边事”使民俗陈列淡化了观众的层次区别,不管是寻根溯源、好学求知,还是休闲娱乐,都能够有所收获,不存在曲高和寡的尴尬。

    第四,与旅游业密切结合,可以拓展民俗旅游的大市场,推动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近年来,在名胜旅游热度不减的同时,民俗旅游逐渐升温,从晋商大院到周庄水乡,游客越来越青睐于探询一方民俗、品味一方生活的旅游方式。对此,博物馆应充分调动各地游客因地域差异引起的猎奇、探究心理,可以与旅游部门有机结合,把民俗陈列作为旅游推荐项目,尤其是一些旅游热点地区,可以争取民俗陈列“上线”,使游客在较短的时间领略地方风情全貌,通过民俗这一窗口,不仅可以展示地方风情,增强文化影响力,又可以增加展览收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要推出一台高质量、有魅力的民俗陈列,既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又需要巧妙的陈列技术,对此,许多博物馆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陈列选材上,应关注“深”和“新”

    内容选材是民俗陈列的关键环节,应力求全面而又不杂乱无章,这就要在“深”和“新”上下功夫。所谓“深”,是要深入发掘民俗的传承脉络和相互联系。每一种风俗习惯都有其来历缘由,只有了解了民俗的来由,才可能真正理解其代代传承的生命力,比如,河北涞源县有正月十五放河灯的习俗,据传当年荆轲刺秦王时,到拒马河边人困马乏,当地百姓仰慕荆轲的英勇,纷纷在河中点燃蜡烛,融化了河水为其饮马,由此演变为放河灯的习俗;同时,同一时期的各种习俗往往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因食而住、因住而行等等。这就需要博物馆一方面与民俗研究部门相结合,掌握其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进行必要的咨询、考证,只有深入掌握了风俗内涵,才能使风俗陈列成为文化的展示而不是展品的简单罗列。所谓“新”,是要把重点放在目前仍产生影响的习俗上。民俗既有传承性,也有演进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有消亡也有更替。老民俗固然甘如陈酿,新民俗也香若新桂,在同一类风俗中,应侧重新民俗的展示,这将更大地提高观众的兴致,并有利于揭示其现实意义。

    二、在陈列方式上,要体现“活”和“原”

    民俗是一种活的文化,如果只是展品的静态展示,其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要着眼于“活”,通过恰当运用声、光、电、影等技术手段,采用蜡像、沙盘、微缩景观、现场表演等形式,动态地反映民俗实情。同时,还要注意体现民俗的“原生”状态,在陈列中尽可能复原其氛围,少加粉饰,使其得到原汁原味的展示。比如苏州民俗博物馆的“婚俗厅”,就是一幅张灯结彩的婚庆场面,花轿、喜堂、洞房,处处喜气洋洋,新郎新娘结婚拜天地,亲朋好友齐来道贺,辅之以吹打鼓乐,使人如同真的参加了一个苏州式的婚礼。

    三、在宣传引导上,要注意“扬”和“抑”

    全国各地民俗虽然各有不同、相去甚远,但都是源自生产生活中,有的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有的反映了朴素的生活智慧,但限于当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也有一些诸如信仰供神驱鬼之类的迷信习俗,有的甚至影响至今。对此,博物馆在民俗陈列中,应客观反映其原貌,客观地展示,既不宜避之不谈,也不宜大肆渲染,而是要通过说明讲解进行正确引导,使观众认清其实质,自觉发扬民俗中的精华,遗弃民俗中的糟粕,使优秀的民俗文化得到不断的弘扬和发展。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