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辩证取舍 择善而从——三谈西方博物馆文化的引进
  • 一千元钱办展览
  • 发展博物馆产业的思考
  • 国际博物馆界对职业道德的研究
  • 东南历史艺术之华堂---南京博物院七十年陈列展览回顾
  • 民族特色 现代功能----南京博物院建筑综述
  • 如何办好临时展览
  • 国际友谊博物馆科研建设展望
  • 引进与繁荣——四谈西方博物馆文化的引进
  • 托载民族性格——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基本陈列
  • 最新热门    
     
    继承与发展——民族民俗文物工作70年

    藏回文化陈列厅;西南民族文化陈列厅;外籍民族陈列厅”等。从而勾画出博物院民族民俗文物的藏(展)品轮廓和工作脉络,此后的民族民俗文物工作,均是围绕着这样的目标进行的。

    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在社会科学研究所内设有民族学组(即“民族学研究所”之前身),在短短的几年中,民族组所进行了广西凌云瑶人、台湾番族(即高山族)、松花江下游赫哲人的调查及研究以及世界各民族纺绳记事与原始文字的研究、外国民族名称汉译、西南民族研究资料的搜集等。

    中央研究院所属机构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所搜集的民族文物资料,多数已移交给中央博物院,至今仍保存完好。“中央博物院与中央研究院合作暂行办法”还约定,中央博物院的“民俗之研究工作,与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这样的合作一直延续到40年代。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民俗方面的调查。这些调查及收购的数千件文物的入藏,初步奠定了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文物藏品的基础。

    50年代,中央博物院更名为南京博物院后,民族、民俗文物工作依然顺利开展,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系列民族民俗文物调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60年代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去外地进行田野调查和征集民族民俗文物的工作稍有停滞,但对院藏民族民俗文物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却一直在延续着。

    1982年南京博物院恢复重建民族组,1985年建立民族部。明确提出以江苏省内汉民族的民俗文化作为南京博物院民族部的主要工作对象。从1983年开始,在对太仓、苏州、吴县、昆山等地宏观调查的基础上,选择了吴县胜浦乡前戴村作为微观调查的观察点,对以吴县胜浦前戴村为中心的江南水乡农村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调查。收集到妇女服饰、麻织生产工具、腰机、砖瓦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及大型灌溉工具、生活用具等物,拍摄照片资料2100多张,婚俗录相片一部。在此期间,还对皖南民居及其风俗、江苏宜兴制陶手工工具、直古镇的揽船石、高淳民间手工业工具及其民俗、宜兴山区竹文化、吴江庙港大庙村蚕桑文化等等项目进行了的调查。

    1993年南京博物院民族部更名为民俗研究所,1996年更名为民族民俗研究所,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对民族民俗文物有目的的抢救性征集和系统征集等方面。同时,对院藏的民族民俗文物进行清理和研究。从1993年开始,已系统地调查、征集了陇东地区的民间美术品、皖南民间生活用品、宁波地区的民居装饰及其雕刻艺术品和生活用品、湘西民间生活用品、湘南民间木雕、陕西石刻艺术,以及贵州、云南等地的民族服饰用品。由于调查、征集的经费得到了保证,这一时期所征集的民族民俗文物数量较多,且质量较好。

    日前,南京博物院的民族民俗文物已达藏品总数的1/10,科学研究工作在全国博物馆中名列前茅。

    陈列与展示

    博物馆的宗旨,是“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知识之增进。”即就是在最困难的时期,这一宗旨依然得到贯彻。由于战争的原因,中央博物院于40年代的前期曾在四川省成都市附近办公。为了向社会展示中央博物院民族民俗工作的成果,在1942—1945年间,利用从云南、贵州、西藏以及西北等地征集回来的民族民俗文物在临时驻地南溪李庄分别举办了《贵州夷苗衣服展览》、《么些民族经典衣饰用品展览》、《川康民族宗教画展览》。迁回南京后又于1948年举办了《中国西南及南部边疆民族标本展览》。

    1949年7月1日南京博物院举办了全国解放后的第一个民族文物展览《中国西南及南方少数民族文物展览》,后又于8月1—8日举办了《西南气候、地理、医药卫生少数民族文字展览》。后在此展览基础上,选出中国西南部苗、纳西、瑶、傈僳、彝、羌等8个少数民族的238件文物,赴北京参加国庆节举办的《国内民族文物展览》;选出历史文物和民族文物560件,参加1951年春节在南京举办的《伟大祖国展览》。

    1958年4月,南京博物院利用院藏的少数民族文物资料,举办了一个较为大型的《民族文物陈列》。后又于1958年举办《清代丝绣品展览》、《南京乡土历史展览》、《扇子展览》;1959年举办《江苏丝绣品展览》、《年画展览》等。这些陈列展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中国各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艺术上的成就,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和社会的欢迎。

    80年代南京博物院开始恢复民族民俗文物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于1984年7月1日起举办《南京博物院院藏民族文物展览》,展出院藏之汉、满、蒙、回、藏等15个民族计457件文物,展出时间长达50天。1989年在设计、完成南京博物院基本陈列《长江下游5000年文明展》之近代部分的陈列时,所展示的文物亦多取自院藏的民族民俗文物。在此同时,还举办了《吴文化联展》、《历代时钟展览》,、《南通民间印染展览》等近10个民族民俗文物展览。

    进入90年代,南京博物院在举办本院藏品的专题性民族民俗文物展览和学术性的观摩展览的同时,还曾多次引进兄弟博物馆的相关展览,以期推动民族民俗文物的业务工作。

    1999年建成开放的南京博物院艺术馆,共有常设专题展览9个,其中的《民俗美术陈列》为他处所无。《民俗美术陈列》的展览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出各类民族民俗文物952件。为强化与同行的交流,由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主持的“中国民俗文物艺术”网站即将在10月开通,网站将会以专业化的水准、全景化的方式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族民俗文物的研究工作和相关信息动态。

    研究与出版

    对民族民俗文物的研究一向是南京博物院基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围绕着田野调查以及藏品本身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已经形成了独有的学术传统。编著出版的调查报告、论文和专著,亦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期发表的研究成果多是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因而为学术界所重视,其中与民族民俗文化相关的有两项。一是于1944年6月、1945年8月先后出版的由李霖灿、和才先生编译的《么些象形文字字典》和《么些标音文字字典》,是李霖灿先生等人在云南调研的成果;一是谭旦先生在四川手工业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系列报告。

    1949年后的10多年里,南京博物院的民族民俗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文集和专业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和田野工作报告,其中较为引入注目的有:陈克猷、梁白泉、宋伯胤、吴有常、陈炽等诸位先生的有关著述。

    在80年代进行的微观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系列调查报告,曾在全国民俗学界产生过较大反响,其中有一篇于1985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受到好评的有《苏州吴县胜浦前戴村妇女服饰调查报告》、《苏州吴县胜浦北里巷村麻织生产调查报告》等10余篇。。

    与此同时还发表了大量相关的论文和报告。从院藏的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精选编成的《桃花坞年画》一书亦由文物出版社发行。

    自成立民族民俗研究所以来,随着工作任务和人员结构的调整,民族民俗文化的基础研究和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有所加强,并发表了大量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为目前中国大陆惟一的一所以汉民族的物质文化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综合研究并兼有征集、保管、保护、展览汉民族民俗文物等多种职能的多功能研究部门,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在近期内将进行一系列工作:

    1、结合完成国家文物局重点课题“民俗文物研究”的任务,对民俗文物的性质、对象、特征、历史、分类、分布以及造型、工艺、材料、制作、使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求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在民俗文物理论上取得突破,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2、有目的地在民俗文物较为集中的地点进行田野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煅炼队伍、培养人才,同时对基础理论进行完善,较为完整地征集具有典型地方特征的民俗文物,撰写出有份量的论文和调查报告,收集、积累文字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

    3、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进行在职培训。

    4、有目的地收集现有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图片、影音数据资料,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努力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图片、影音数据资料,为向社会有偿服务打好基础。

    5、做好业务工作,积极开展对外联络,与国内外相关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建立联系,交流成果,交换学者,扩大影响。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