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探寻博物馆与学校的契合点
  • 浅谈革命文物分类
  • 民间纪念馆陈展思考
  • 对陈列 内容 与“形式“的再认识
  • 最新热门    
     
    浅谈讲解模式改革创新的思路

    我国博物馆讲解工作有一套比较规范的运作模式,且沿用的时间较长,虽有创新,但总体模式变化不大。近日在《中国文物报》刊发的关于博物馆讲解工作改革创新文章,其所触及到的问题,可以说在目前博物馆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里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博物馆讲解模式如何来适应改革创新,提出几点思路。

    一是借鉴学校老师的讲课模式。现在博物馆的讲解员上岗培训,遵循的是博物馆自身一套准则实施的。把陈列展览内容解说清楚是讲解员的首要基本功,至于如何让解说对象观众能听进去多少,就重视研究不多了。故造成了在实际中对观众讲解中,博物馆讲解员更多地是注重解说词如何生动完整,讲得如何流利动听,不太善于对观众“察言观色”,即出现我讲我的,而观众则他听他的情形,因此常出现讲解员越讲而观众越少的尴尬场面。这方面笔者在与中小学校的部分老师交流时,是他们感到博物馆讲解员不足中的主要通病,他们希望博物馆讲解员不但要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而且也要具备老师那样诱导学生的讲课技巧。应该说老师与讲解员,既有不同又有相通,在启发和诱导学生方面,则老师的经验更足,如能取长补短,对博物馆改变传统的讲解模式是有益的。

    二是观前辅导与临场解说的结合。现在博物馆的讲解模式均实行等客上门的服务形式,在参观博物馆前上门作陈列展览内容辅导讲解的几乎不见。当观众一进入博物馆展览时,可以说他们是随机接受展览信息的,讲解员面对展品也只好按照一种固定模式来讲解,观众事先没有带着一种问题或好奇心观展,一般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讲解员对观众实施交流和有的放矢讲解也难以进行,造成“填鸭”式的讲解也就在所难免。前些年杭州某中学的一位历史老师,针对中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厌倦情绪,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验,在他没有作博物馆观前辅导课时,有90%以上的学生不愿意去这个博物馆,而他在作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