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博物馆展览与历史运动--《浙江七千年》观感 |
|
|
|
用博物馆展览表现某一地区的历史运动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其困难在于,作为故事叙述者的实物,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在历史时代方面都多寡不均、残缺不全。对于大多数历史博物馆来说,它们的藏品主要来自传世品的征集和田野考古发掘。无论是作为传世的家族珍藏,还是作为明器的随葬品,都是经过某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选择而流传至今的,都属于当时的人们认为是重要的那类物品。它们或者是用贵重材料制成的,或者具有精湛的工艺,或者蕴含着某种吉祥的寓义,而那些反映日常生活和作为生产工具的普通物品大多不在这一名单中。这种统一的价值选择造成了藏品类型上的单一性,这种单一性必然导致了历史展览内容的片面性,它突出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些方面;就历史时期而言,它们也分布不均,反映某些时代的物证很充分,反映另一些时代的物品则很稀少。这些都限制了展品表现历史运动完整和连续的画面。
用展览表现地区历史运动的另一个困难,在于历史理论过于强调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而区域性特征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我们的展览都采用单线五阶段的社会经济形态理论来组织展示材料,这一理论框架或许是对欧洲历史的一种有效的陈述,但它们是否适合于世界其他地区是一个待考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传统史学采用的是以王朝体系为经,以行政区划为纬的叙述模式,把这两种模式机械地结合似乎成了所有历史展览遵循的理论构架。在这种叙述方式中,地方性的,文化地理的因素在展览中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由此造成了地方性通史陈列的两个弊病,一是在展览中出现大量的非实物性材料填充,以弥补社会生活某些方面或历史发展的某些时期的材料的不足,二是各地通史展览都似曾相识,具有很大的雷同性。前者造成一般意义上博物馆特征——实物性的失落,后者则造成了某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