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博物馆如何迎接经济挑战和社会挑战
  • 广州博物馆观众下降原因初探
  • 有感于 最佳服务奖 的空缺
  • 博物馆文化浅见
  • 再谈 博物馆与建设社区
  • 在社区服务中求发展
  • 博物馆展览与历史运动--《浙江七千年》观感
  •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艺术品陈列中艺术原位的再创造
  • 铜鼓展的形式设计
  • 最新热门    
     
    从政府办馆、养馆到管理博物馆——谈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

    当前,我国博物馆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过程中,这场变革不仅是管理体制的变革,更重要的是管理观念和管理机制的变革。新中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大体经历了从政府办馆、政府养馆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博物馆宏观管理不可避免地要转变为由代表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政府对博物馆提供公共品的行为进行引导、支持、管理和监督。

    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宏观环境中,我国博物馆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博物馆被规定为文物的保藏、研究机构和宣传教育机构,其建设数量、规模、布局、构成都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博物馆的直接上级,规定博物馆的馆舍建设和开放时间,下达工作任务,审定陈列设计方案,规定博物馆门票价格。博物馆工作人员也由上级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部门管理。博物馆如同政府部门的派出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管理文物、进行科研、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职责。这是政府办馆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博物馆进行了简政放权、提高效率、适度开展经营活动和人员聘任的改革,以增强博物馆工作活力,提高博物馆工作质量。经过这次改革,博物馆获得了一些业务、经营和支配部分经营收入的自主权,具有了一些独立性。但博物馆仍然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维持基本运营和业务开支,并根据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组织展览和宣传活动。一些地方的政府主管部门看到博物馆可通过门票和经营获得一些收入,认为博物馆可利用自有资源实现自收自支,于是提出要将博物馆推向市场,并减少给博物馆的财政拨款。一些地方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用计划经济的办法管理博物馆,博物馆工作经费基本由政府控制,由地方财政部门根据计划下拨经费,为弥补拨款不足,一些博物馆要承担创收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