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博物馆如何迎接经济挑战和社会挑战
  • 广州博物馆观众下降原因初探
  • 有感于 最佳服务奖 的空缺
  • 博物馆文化浅见
  • 再谈 博物馆与建设社区
  • 在社区服务中求发展
  • 博物馆展览与历史运动--《浙江七千年》观感
  •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从政府办馆、养馆到管理博物馆——谈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
  • 打造创新与想象力的平台——博物馆文化内涵沉思
  • 最新热门    
     
    玻璃干板底片的保护与利用


         河南博物院现保存有一批珍贵的玻璃干板底片。它们拍摄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共2000余张, 拍摄内容涉猎广泛,有当时使世人震惊的新郑大墓等发掘现场、出土器物及发掘人员影像资料; 有河南省全日公开对外展览之始的中外民族塑像展的珍贵影像;还有反映当时社会生活方面,如风景名胜的纪念照、年轻人结婚时与大家庭的合影照片等。这些影像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提供了宝贵的可视性高且信息含量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

         这些玻璃干板底片是从摄影术发明至今,在将近170年的摄影历史长河中,摄影感光材料经历了尼埃普斯法、沥青金属版、达盖尔法金属版、湿版火棉胶玻璃版、干版火棉胶玻璃版等漫长岁月后的产物,它们不但是历史的记录载体,本身也已经成为一批具有一定价值的影像发展史实物资料。而且,也向我们展示了在摄影术刚刚传入中国之时,就已经在博物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珍贵的资料历经近百年的磨难保存下来实属不易,但受当时的条件所限,感光材料经过定影之后,水洗不充分,乳剂膜里还含有可溶性的银铬合物和定影液,日久之后它们便会分解而析出硫来,侵蚀银像,使影像由黑色变为黄褐色,而且银盐脱落,造成影像信息的流失。这批玻璃干板易碎的特性也给它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这批玻璃干板进行保护性的抢救处理迫在眉睫。从2003年起,我们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在安全稳妥的前提下,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对其中一部分进行了保护性处理,而且这些图像资料也在科研活动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如博物院出版的《新郑郑公大墓》、《辉县甲乙墓青铜器》等大型图录中都使用了这批由玻璃干板拷制成的照片。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