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遗产的社会维度
  • 广州博物馆观众下降原因初探
  • 有感于 最佳服务奖 的空缺
  • 博物馆文化浅见
  • 再谈 博物馆与建设社区
  • 在社区服务中求发展
  • 博物馆展览与历史运动--《浙江七千年》观感
  •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从政府办馆、养馆到管理博物馆——谈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
  • 打造创新与想象力的平台——博物馆文化内涵沉思
  • 最新热门    
     
    从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国际国内的普遍关注。在国际上,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2005年)以及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长调民歌(2005年)分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内,2006年5月20日国发[2006]18号文件公布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大类518项。同时,还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为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但是类似的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工作很早以前就展开了,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的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近年来,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保护已经成为众多保护措施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引起了各国相关保护部门的普遍关注。由于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结合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简要谈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简介
        欧洲文化遗产在线的英文全称是EuropeanCultural Heritage Online(缩写为ECHO,网址:http://echo.mpiwg-berlin.mpg.de/home ),是面向科学文化未来页面的开放存取基础结构。它由欧盟委员会赞助,在最开始的阶段,由德国、荷兰、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