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遗产的社会维度
  • 广州博物馆观众下降原因初探
  • 有感于 最佳服务奖 的空缺
  • 博物馆文化浅见
  • 再谈 博物馆与建设社区
  • 在社区服务中求发展
  • 博物馆展览与历史运动--《浙江七千年》观感
  •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从政府办馆、养馆到管理博物馆——谈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
  • 打造创新与想象力的平台——博物馆文化内涵沉思
  • 最新热门    
     
    从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瑞士、瑞典、意大利、希腊、法国、匈牙利和英国等欧盟9个国家的16个研究机构组成。ECHO基于《ECHO宪章》(ECHO Chapter)和《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Berlin Declaration on Open Access to Knowledge in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简称《柏林宣言》),其目标是为大众和科研人员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欧洲文化遗产,并鼓励用户的共同参与和分享。2004年5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教授、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了《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立场。

        ECHO框架由现状研究、技术发展基础结构、内容供应、AGORA网络建设、AGORA管理结构和传播与开发等六个部分组成,并且已经根据这些理论和结构建成了五个研究实例,涉及艺术史、科学史、语言学习、社会文化和人类学等方面。ECHO具体计划实现由三个部分组成:ECHO站点、Zope后台管理器、内容管理器(ECHO文档库)。如果要添加新的资源,我们必须通过内容管理器来实现。如果要在ECHO站点中整合资源,还需要与Zope管理器协同工作。ECHO以种子收集(Seed Collection)的形式提供共享资料,目前拥有包括人类学、考古学、中国知识、佛教、历史地图、生命科学、巴尔干民俗文化、人口统计、铜板印刷、楔形文字等在内的55个种子收集(特别是科学史最多)、175600多个文档、136000多个高分辨率图片(关于历史和文化发源的文档以及手工艺品)、57500多张不同语言的全文页面手抄本和188350多条数据库记录。

         ECHO有专用的实现工具,包括图像浏览器、语言技术工具(基于XML语言技术的标识、语义分析和字典存取)、虚拟列表框、阿基米德项目工具和视频工具。这些工具都是开源的,而且专用性和针对性都比较强,比如视频工具ELAN(EUDICO Linguistic Annotator)就是一个对视频和音频数据的标识进行创建、编辑、可视化和搜索的标注工具,旨在为标识提供声音技术以及对多媒体剪辑进行开发利用。虽然ELAN专门为语言、手语、姿势提供分析,但是,每个人都可以用它来处理多媒体数据,如视频和音频,以便对其进行标识、分析和建档。

        从上述简介可以看出,ECHO是一套综合的管理系统,适合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和共享。尽管从字面上来看,ECHO是针对文化遗产的管理系统。但是,从它包含的内容和数据来看,它也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而且似乎更加适合分散的、小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工作。因此,这里主要探讨ECHO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现状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现得较晚,全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开展得较晚,我国也不例外。但是,这也为利用目前先进的IT技术更好地进行数字化保护工作提供了契机。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认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将普查摸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有序进行。要在充分利用已有工作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本着这个精神,我国在数字化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处于比较高的起点。

        三、ECHO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1. 数字化保护的前期规划要明确内容和目标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这项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否则工作开展起来非常盲目,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陷入迷茫之中。比如当前单是博物馆的数字化工作就有“数字化博物馆”、“博物馆的数字化”、“数字博物馆”和“博物馆信息化”等好几种叫法。当然,一项工作可以有好几种叫法,但是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工作的具体内容和目标。“非物质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信息数据本身,而“数字化”强调的是工具和方法,“数字化”必须紧紧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本末倒置,就“数字化”论“数字化”,过分热衷技术,反而忽视了数据本身。我国去年公布了10大类51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后会每两年公布一次。时间一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势必增多,在分类标准的制定与数字化工作的开展方面都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一个良好的数字化保护框架和方案(即前期规划)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和修订,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点上,ECHO从最开始就明确了开放存取的理念,有着清晰的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并且把这一切公布于网上,用户可以随时知道,并提出参考性的意见。


        2. 数字化保护工作透明度要高,强调大众的参与
        在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过程中,要确保高度的透明度,而且要强调大众的参与。首先,最了解这些遗产的是与之朝夕相处的普通大众,而不是调查人员。如果稍加指导,吸收他们来参加数字化工作,会获取更加生动和全面的信息。其次,如果没有透明度,大众无法了解这些遗产的具体数字化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就算自己有资料,也无法进行补充。另外,由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一些鲜活的民俗文化,大众也乐于参与和分享。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遗产旺盛的生命力。
    ECHO有着很高的透明度,不仅提供创建数字化资源的流程,甚至还发布了免费开源的数字化资源制作工具。当今互联网上不同的媒体流行着众多不同的格式。而有些格式是为了便于网络传输而出现的,如图像格式JPG、音频格式MP3、视频格式MPEG 4等,都是有损的压缩格式,并不适合高精度的长期保存。而统一的专业制作工具则可以确保这些数字化资源的统一格式,方便了后期的中央管理。如果不对文件格式作出要求的话,必然导致很多精度低、不适合永久保存的数字化资源、造成资源浪费。通常而言,数字化资源要制作两套,一套用于长期存档和研究,一套用于网络传输和共享。每一套都有相对固定的文件格式。

        3.  数字化保护中央管理系统的选择
        中央管理系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核心,一般离不开后台数据库的支持。我国的主流管理系统后台无非是MS SQL Server 和 Oracle ,都是专商业软件。这些商业软件除了需要一笔不菲的价格外,新版本的发布还会加重被动学习的负担,因为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些软件的内部体系结构。而且,软件和软件公司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生命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一旦选择了商业软件,就必须依赖其技术服务支持,如果一旦公司倒闭或软件停止开发,那么前期开发的系统只能作废,或者越来越远离现代IT技术。

        ECHO的后台选择的是Zope。这是一个开源的Web应用服务器,主要用python写成,是一个事务型的对象数据库平台。同时,Zope是跨平台的,可以运行于大多数的操作系统平台。Zope除了能储存内容、数据外,还能存放动态的HTML模板、脚本、搜索引擎、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接口和代码。Zope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ASP、PHP和JSP,是一套优秀而完整的解决方案,拥有美国海军、北约组织、美洲银行、波士顿在线、法国10多个政府部门、摩托罗拉、SGI等众多的重量级用户。Zope里的一切都是对象,还提供了一个集成的安全模型,能方便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分层授权管理,可以把个人的内容分配给个人用户管理,部门的内容分配给部门管理员管理,整个网站的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由于开源,用户可以修改Zope的源代码,使其更加适合实际需要。这是商业软件所不具备的优势。

        4. 数字化成果的共享和发布
        在我国,很多项目(特别是科研项目),只要通过验收就没有下文了,更别说共享和发布,普通大众更是无从对这些项目进行评价。而ECHO则明确了为大众和科研人员提供能够自由获取的欧洲文化遗产的目标,用户只要通过互联网就能浏览这些数字化资源。用户还可以自行添加数据,增强了交互性。其实,在数字化成果的共享和发布工作上,还要开拓新的思路,比如突破传统的Web思路,向更多的平台进行数字化资源的发布,如通过发布系统转换成适合PDA和移动设备的媒体(如M3G和VR对象都可以发布在移动设备上),更加广泛地宣传这些遗产,让更多的人来关注。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各国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介绍ECHO这个相对成熟的数字化系统,说明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过程应当注意的问题。此外,还有更多的问题,如版权和权限分配等问题没有一一探讨。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发对这个新兴事物的探讨,共同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007.2.16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