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遗产的社会维度
  • 从欧洲文化遗产在线(ECHO)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 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
  • 文物价值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 航模在田野考古摄影中的应用
  • 申遗 能否替“风水学”驱魅?
  • 保存环境控制与考古现场文物保护
  • 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博物馆
  • 从政府办馆、养馆到管理博物馆——谈我国博物馆宏观管理体制的变革
  • 打造创新与想象力的平台——博物馆文化内涵沉思
  • 最新热门    
     
    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研究探索

    国内外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研究历史与现状
        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的研究自19世纪在英国伦敦的大英美术馆开展以来,发达国家一直比较关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各类博物馆室内颗粒物调查,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颗粒物测量与分析。自1995年起,欧盟委员会环境部资助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项目,开展博物馆室内空气污染的环境评价。通过对威尼斯的Correr博物馆、奥地利维也纳的Kunsthistorisches博物馆、比利时Antwerp皇家精品艺术博物馆和英国Norwich的Sainsbury可视化艺术中心进行长期的室内颗粒物研究,证实室内颗粒物、SO2和NOX以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都对文物有不良影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在加州三个博物馆开展了室内颗粒物研究,其结果也表明了大气颗粒物、特别是细粒子(小于2微米)以及其中的元素碳成分对文物污损较为显著,而污染主要源自室外空气的渗入。

        美国科学家Narazoff和Cass研究发现:博物馆室内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碳可以催化加速SO2氧化形成硫酸盐,而使大气酸度增加。除了空气中发生的均相、非均相化学反应外,文物表面发生的化学转化过程也非常重要。SO2沉降可黏附在文物表面,在环境湿度高时容易形成硫酸,它直接对文物表面(特别是含碳酸钙的石质文物)产生强烈的腐蚀。

        相比于国际博物馆室内大气环境的研究,国内文博机构限于科研经费不足和科研力量的薄弱,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研究显得相对薄弱,鲜有的研究多来自于文物保护方面的专家。郭宏、解玉林、陈元生等研究者对馆藏品文物保存环境进行研究,1995年,黄继忠等人研究了粉尘对石质文物的影响。赵以辛等研究了室内颗粒物对窟石雕表面风化的影响。这些研究多为博物馆文物保护研究者联合当地的环境部门对文物保存环境进行季节性的检测及评估,罕有对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的定量监测,特别是对室内大型文物古迹方面长期性、综合性的监测工作尚未开展,因此在室内大气对于文物保存状况的影响及控制对策方面缺乏科学理论研究。

        二、关于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研究工作的思考
        目前,针对博物馆室内大气颗粒物研究面临着如下一些问题:
        1. 缺乏足够的、准确的博物馆室内颗粒物特征基础研究数据。
    以往的资料因为年代久远囿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或因为出于日常监测的目的而难以满足研究的需要,而博物馆室内颗粒物需要采用有关的统计方法与数学模式,如: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因子分析、绝对主分量分析(APCA),富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百步法沉积模式等综合分析数据,确立环境影响因子的数学模型及综合分析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文物保存环境科学评估。

        2. 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对机理深入理解。
    室内颗粒物对不同文物材质的损毁有很大差异,必须明确室内颗粒物中影响文物保存的主要因素以及重要因素,对其在微观层面上与文物发生反应的机理予以深刻认识;如采用扫描电镜(SEM-EDX)获取单颗粒的表面结构特征,并分析单颗粒的化学成分;从而对文物病害进行深入研究。

        3.亟需开展各污染物之间共同作用下对文物影响的材料性试验。
        探讨室内颗粒物污染物的化学转化机制,定量估算酸、元素碳和矿物气溶胶的沉降量,及其对文物腐蚀和污损作用机理,利用数学模式预测未来文物破坏程度。

        由此可见,我国博物馆室内大气环境研究还很匮乏,初步的研究已经表明我国博物馆室内大气中存在相当程度的颗粒物污染,对文物的长期保存、保护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博物馆而言,如何有效地阻止或减缓由室内大气颗粒物造成的污染是文物保护关心的重要问题。有关博物馆室内大气中颗粒物及其理化特征、分布、来源、对文物产生的危害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007.1.26第八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