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探析与对策
  • 中国遗产科学的知识创新应当这样发现、实现和积累
  • 传承城市记忆的明智之举
  • 浅谈外展中的银器保护——以国际友谊博物馆为例
  • 麦积山石窟水害环境调查
  • 近现代文物修复的重点要求——功能恢复
  • 加强文物安全设施建设 向科技要安全
  •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
  • 青铜器有害锈的去除及修复保护
  • 网络信息平台在彩绘保护科研基地中的作用
  • 最新热门    
     
    古建筑保护中的科技问题

        两年来随着故宫大修工作的进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古建筑的工作也有了一些初步的积累。古建筑是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结构营造的,也是用传统技术使之延续至今。那么在今天的文物建筑保护工作中引进现代科技是否正确,是否必要,引进中应该解决哪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下面结合故宫保护工程实践,谈一下我的看法。

        一、利用现代科技,全面、深入、确切地认知文物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这是故宫大修工程遵循的根本原则。前辈文物保护专家把这个原则具体化为“原型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技术”。那么,故宫古建筑群和故宫的每一栋建筑的原状到底如何,就是我们为贯彻《文物保护法》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1、认知和记录建筑的原型制
        按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常规,在进行古建筑维修之前,必须进行现状勘查和勘测。在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只能用最基本的手工工具进行徒手测绘。 80多年来,尤其是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人们创造了数不清的新技术,就测绘行业说,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突出的一项。故宫博物院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作进行研究,随着工程进展,对故宫每一栋单体建筑进行扫描,记录下建筑内外型制的原状。扫描结果与徒手测绘相比,精确度提高了,一些复杂的数值得到表现,比如屋脊的曲线形态,正脊生起,屋角的起翘,一些仅凭肉眼难以发现的细节也得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