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保持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生命力——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 谈古碑帖的装裱
  • 保护锡都个旧工业遗产前景不容乐观
  • 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 十一五 规划
  • 应重视文物的安全包装
  • 浅谈虚拟博物馆的技术构成
  • 河南墓葬壁画保护状况调查
  • 对北京市文物保护工作进一言
  • 德国文物保护修复原则及理念的发展嬗变
  • 体验与认知中西感受文化遗产的两种方式
  • 最新热门    
     
    用新的学术思维和表达方式还原学术本象

    博物馆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其专业标准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合乎道德地对待藏品,还必须道德地对待包含文化过程信息的整体环境,道德地对待土著居民、日渐衰微的地域文化的遗产。博物馆公共计划的职业道德主要与博物馆建构社会公众对博物馆机构的信任度有关,博物馆的产品向观众提供的信息必须是正确和真实的,必须是新颖和有特色的,必须强调服务是一切成为可能的基础观念。博物馆包括了各种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博物馆专业人员应受两个重要原则的指导:第一,博物馆是公众信任对象,其社会价值直接与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成正比。第二,仅凭博物馆人员本身的智能和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高标准的道德行为。博物馆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缺少训练有素的博物馆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职业道德实施的基础条件,专业水准制约着职业道德的落实,但是,职业道德也会影响专业水准的发挥。博物馆要求从业人员接受已建立起来的职业道德准则,并使自己的行动与准则要求相一致。
         作为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研究的承担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追求在博物馆学的学理框架内,在新的学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推动下,还原学术本象。具体而言:一是站在伦理学思想史的高度,充分吸收世界博物馆职业道德研究的前沿成果,阐释博物馆职业道德诸问题,理论性和广阔的学术视野构成一个特色;二是阐述鞭辟入里,理论感觉敏锐,并善于在思辨活动中适时地拓展博物馆道德理论的新空间。在阐述一个问题的同时,又链接出一组相关的提问,把大家引入更深、更广泛的思索中。提出问题其实要比解决问题更难、更深刻,尤其是博物馆的职业道德,把学术研究的重点放在激发业内人士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博物馆职业道德的思考方面,而不是就事论事地谈论职业道德建设的话题,体现学术性睿智;三是通过合乎阅读的表达,让枯燥的职业道德理论变得可亲可感,无疑有助于扩展学术课题的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职业道德是一个包罗广阔、跨学科的研究主题,在作者之前,国内博物馆学界并没有对此作过如此专门的和系统的研究,只在博物馆学基础读物中和一些论文中有零星的论述,这些论述往往只局限于某个角度某种层面,讲解员的,或者保管员的,专业范畴的、或者道德范畴的,没有上升到全面的、整体的、理论的又有操作意义的高度。国外博物馆专家也做过博物馆职业道德的专题研究,其基本内容是围绕着国际博协“道德准则”展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职业道德建设研究对于中国博物馆学理论建设是具有独特贡献的。所以,我们应更多地着眼于这个课题思想创见的意义,而不是博物馆职业道德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这种完整性其实不是学者在单纯的学术研究中可以获得的,还有待于博物馆职业道德实践的同步进展。

    2006.10.27八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