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陕甘宁边区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大遗址保护的动向与思考
  • 陕西陶质彩绘文物调查项目初步报告
  • 浅谈音像类文物藏品的保护与管理
  • 罗荣桓故居保护与发展之我见
  • 大遗址保护的动向与思考
  • 南京的文化遗产定位、保护策略及保护前景
  • 文化遗产隔岸观
  • 魏晋北朝墓葬文化的区域性与阶段性研究
  • 文化遗产保护不容回避民生问题
  • 最新热门    
     
    文化遗产科学的学科建设及其 对象 问题

        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之际,在北京地区召开的三个有关遗产的学术研讨会上,都传出了强烈希望创建“文化遗产学”的呼声。首先是6月7日,由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等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直奔“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十分抢眼。10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在此后两天半的会议中,“文化遗产学”被屡屡提及。而在中央美术学院同时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实践研讨会”上,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建设及课程设置探讨被列为主要议题之一,会上会下,“文化遗产学”一词出现频率颇高。
        试图以“文化遗产学”来确立一门新学科的名目,大概始于三年前。这两、三年里,有几个事例,充分显示出一些当事人领先一步或抢占先机的“战略”意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在2004年硕士生招生计划中,列入了名为“文化遗产学”的方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着手组织“文化遗产学丛书”,并于2005年推出了该丛书的第一本——《文化遗产报告》;不久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率先开设“文化遗产学”本科生专业。不同的意见也因此而起,有影响的文章如孙华教授的《文化遗产“学”的困惑》(载《中国文化遗产》2005年第5期)。
        笔者于1998年开始在本人执教的复旦大学开设《文化遗产研究专题》硕士生课程,同时与同仁们一起着手创办《文化遗产研究集刊》(上海古籍出版社)。不过一直令我犹疑不决的是,“文化遗产学”是否是一个妥切的学科名目。我更主张把我们正在构建中的学科称之以“文化遗产科学”,就好比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