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关于赤壁市蒲圻石城修复保护的思考
  • 浅析城镇发展与文化遗产地保护间的问题之二目标——维持还是发展
  • 谈RFID射频识别技术保藏品安全
  • 襄阳王府绿影壁的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 文化遗产保护与盗墓行为分析
  • 浅析城镇发展与文化遗产地保护间的问题之一出发点——限制还是建设
  • 数码相机拍摄文物与图片处理技巧
  • 要重视保护规划中的基础资料编制
  • 古建筑保护应一盘棋
  •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保护探索
  • 最新热门    
     
    枣阳九连墩车马坑翻模及部分车马复制——访湖北省文物修复专家胡家喜副研究员

    必须保证脱模后土质车马坑完好无损。经过对现有不同材料的比较,有机硅橡胶最好。它有复制精确、稳定性好、扩张强度大、收缩小、仿真性强、耐老化、对基材无腐蚀等“长处”。固化后,硅橡胶模具能够准确地将文物图形复制下来;揭取模具时无破损、不开裂、不粘连、能确保文物安全。以往,曾有人用石膏模对古车马进行过翻模,但这种工艺无一不对原物造成毁灭性破坏。

        翻模工作始于2003年元月,时值湖北的冬季,气温低,选用的是深圳生产的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固化的508型模硅橡胶。其制模胶液的配方是508模具硅橡胶100份、硅油适量、固化剂3~4份(随温湿度高低而增减)。以上配方固化时间8~12小时。

        经过对车马的完损程度、裂缝走向及开裂速度、土质含水的饱和度和最大密度等考察后发现,车马均已土质化,马骨的保存情况也不太好,车舆、衡、轭等均已变为五花土,极易收缩开裂。当时认为可行的方法是采用硅橡胶翻制内模,外用石膏套模加固。

        硅橡胶固化前为糊状液体,加入适当的固化剂后则迅速固化成软性橡胶。为了不损坏文物,必须选择最佳的隔离材料。经反复实验,硅油、隔离剂、洗洁精和地板蜡四种材料进入“候选”。进一步的小块翻模试验表明:硅油有污染,隔离剂白色的薄膜难以清除,只有洗洁精无污染、易脱模,脱模后能保持文物原样,翻模前后无区别。

        寒冬时节,由于气温低,硅橡胶乳液浓度增高,加入固化剂后浇注在冰凉的车马上难以铺开。入夜以后气温更低,正在固化的乳液极易被冻坏,硅橡胶数日不干,只得采用红外线取暖器延时加温进行处理,这样翻制一辆车比原计划需多用硅橡胶20余千克,不仅浪费,而且效果不佳。在进一步的试验中,改用硅油作稀释剂掺入硅橡胶乳液内加以稀释,并使用自制的高速搅拌机进行搅拌等方法,这样翻制出来的模具轻薄匀称,效果好,而且可以节约硅橡胶。

        以二号坑七号车为例,翻模工艺流程如下:

        加固。为避免翻模时硅橡胶乳液渗入裂缝,导致脱模时车马受损,可以先用坑内颜色相近的泥土“填缝”,使其光滑,再用LZ-3水基弹性乳液对其进行加固保护。含水量高的部位可先用丙酮反复脱水,并用红外灯烘烤至丙酮完全挥发后,再用LZ-3水基弹性乳液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之后,去湿、涂刷隔离剂,以预防脱模时对车马造成伤害。

        浇注硅橡胶。调配好硅橡胶乳液;每浇注一次硅橡胶乳液随即用刮板铺开,并用毛刷抹平。铺至一定面积时,再铺一层白纱布,片刻后在纱布上再覆盖一层硅橡胶乳液。如此迅速操作直至整个物体表面浇注完毕。随后在硅橡胶模具周边做“咬口”。当硅橡胶乳液固化后,即成硅橡胶软模。

        翻制石膏外模。为了复制时不“走样”,有必要在硅橡胶软模上再翻一次石膏外罩模,以使硅橡胶软模“定型”。二号坑七号车是分成24块外模来完成的。先在硅橡胶软模上涂脱模剂,然后用细泥条围住第一块要翻制模具的外缘,防止石膏浆外溢;再把石膏浆倒入泥圈内的硅橡胶软模上,均匀刮平,薄薄浇一层石膏浆,然后铺上一层棕麻,迅速压平,随即再次将石膏浆倒在棕麻上均匀抹平至完全覆盖。拆模之前要制作固定架。包装运输应该随时注意硅橡胶软模不可以叠压堆放。

        二、以玻璃钢罩模取代石膏外模:事半功倍

        用石膏翻制而成的二号坑外罩模,在实践中凸现出许多缺陷:分块多,笨重且易破碎,复制时难以拼接。一号坑较二号坑要大出很多,看来在用什么材料、如何制作“外罩模”的问题上,必须“改弦易辙”。我们最终选择了做玻璃钢罩模,这种模具面积大(可达320×300厘米),分块少,重量小,不易破损,复制时容易拼接,还能加快翻模速度,不失为事半功倍的好办法。虽然采用的材料不同,但是功能与施工程序大致相同

        1、玻璃钢模具材料的选择和性能。我们选择了耐温能力强、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不饱和聚酯树脂——191#制作玻璃钢外罩模。它具有防水、刚性好、对玻璃纤维有良好浸渍等特点,并且在常温下固化时间短,发热量低,硬化后气泡少,浇注体弯曲度强,能满足制模需要。模具胶液配方是:191#不饱和树脂100份、固化剂3份、促进剂3份、滑石粉适量、双飞粉适量。以上配方可根据温、湿度的变化而增减。

        2、翻模与脱模。翻制玻璃钢模具,要根据不同的温、湿度,在不饱和聚酯树脂里加入不同比例的固化剂、促进剂、填充料,进行试验,观察其流动效果和固化速度,筛选最佳配比,然后经过小块试验,了解各配方的效果,从而掌握有关的基本方法。

        玻璃钢罩模取代石膏外模后,硅橡胶软模与玻璃钢罩模之间的脱模剂亦随之改变。从实践得知,用地板蜡加入一定比例的机油加温融化后,涂在橡胶软模上,脱模效果很好,易于脱模。

        翻模时为不损伤文物及取模方便,对车舆和车轮的某些不规则凹凸面,用石膏填平硅橡胶上的凹槽,以形成平面。由于聚酯树脂乳液固化以后硬度极大,黏性极强,为使玻璃钢罩模与硅橡胶软模之间易于分离,硅橡胶软模上必须涂隔离剂。

        翻制玻璃钢罩模时,根据车马的具体情况将车舆、车轮等复杂部位划分为若干块,依其形状用细泥条分别围住,以防止不饱和聚酯树脂乳液溢出。将不饱和聚酯树脂乳液刮平抹匀,铺上一层玻璃纤维布,然后重复做一次,最后再薄薄地涂上一层树脂乳液。待其固化后剪边、打磨,并预留模具间相互连接的孔眼。取模时按照后翻先取的方法逐层揭取。

        三、力争惟妙惟肖:复制车马着色的“雕虫小技”

        根据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决定,选取九连墩一、二号车马坑中最有代表性的六乘车马,在即将落成的湖北省博物馆“楚文化馆”进行复原、陈列,同室陈列的还有根据翻模进行复制的四乘车马。

        车马腐烂以后,各自的颜色有不同的特点。如何惟妙惟肖地体现这些颜色?以前常常是用笔在复制件上进行描绘,其效果不佳:色彩表浅,没有层次感,非常失真,需要另辟蹊径。我们选择了不同的矿物颜色,按照摄像资料,把马骨涂成白色,把车轮、衡、轭、舆涂成红色。成型以后,涂抹的颜色就牢牢地附着在车马上,为做旧打好了基础。这一雕虫小技后来证明很管用。

        把涂抹在硅橡胶软模上的泥浆和颜料烘干,就可以进行浇注了。

        首道浇注很关键,为了不黏手、不流挂、底色好,可以在首道聚酯树脂中加入依胶、触变剂和土粉等原料,搅拌后均匀地浇注在烘干的硅橡胶软模上。再迅速覆盖一层玻璃纤维布,并拉平、压实。

        第二道与第三道相同。填充料中,去掉土粉和依胶,加入双飞粉、滑石粉、触变剂、固化剂、促进剂,搅匀后接着覆盖在玻璃纤维布上。

        第四道,仅将搅匀的聚酯树脂浇注在第三道的玻璃纤维布上即可。

        为了避免复制的车马扭曲变形,浇注完成后可制作固定架。拆模以后,将复制好的车马毛边去掉,打磨修整,按图纸组装车、马。然后,用矿物颜料或原车马坑的泥土进行“做旧”,这时虽然有以前的“伏笔”做基础,但仍要严格根据照相记录,尽量接近原貌。最后,安装好复制的车马饰件,整个复制工作就基本上可以划上句号了。

        现在,九连墩车马坑的翻模复制以及五乘车马的复原、四乘车马的复制工作已经在“楚文化馆”里基本结束;悄然等待五湖四海观众的光临。而这一段苦中有乐的工作经历,也将在胡家喜的脑海留下毕生难忘的印象。“2000多年前的古车马,已经是‘弱不禁风’了。我们用现代科技保存了这一珍贵的文化遗迹,共翻制了40乘车、88匹马,这也是令我们十分欣慰的。”一向低调的胡家喜在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在中国考古史上少见的重任后,发自肺腑地说。(图:胡家喜)

    (2006年3月3日8版)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