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怎样双赢
  • 龙门石窟潜溪寺渗漏水原因分析
  • 颜色釉瓷器釉色的修复
  • 追求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和谐互动——清华大学学习有感
  • 镇江铁瓮城遗址保护与利用刍议
  • 厦门胡里山炮台克虏伯大炮修复保护的 三大文本
  • 汉阳陵帝陵外藏坑的保护展示厅——遗址保护展示的另类探索
  • 日本的传统造纸工艺
  • 非水分散体加固剂在荒帷遗迹保护中的试验
  • 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文物保护探索
  • 最新热门    
     
    鱼和熊掌兼得——贵州镇远保护古城谋发展的故事

     

        历史给予镇远太多的馈赠,随便拣起一块砖石,说不定就能引出一长串故事:张三丰的炼丹台、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的“歌舞地”、林则徐的《镇远道中》、吴三桂的练兵场“吴王洞”、李烈钧的“乾坤入钓竿”摩崖,日本在华反同盟“和平村”、印度总理尼赫鲁心中的青龙洞……这座名城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兴衰,至今城址未变,古韵悠然。城区现有国家、省、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多处,被文博专家喻为“文物的小海洋,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这里,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古城保护和经济发展看似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世界上很多专家学者都在孜孜以求地研究,期望“鱼”和“熊掌”两者兼得。镇远是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的?这座古城又是怎样“驻颜有术”﹖

        走出去  请进来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认为:“五四”以来“破旧立新”的文化倾向,解放后建设新中国的巨大热情,“文革”期间的破除迷信,改革开放以来对时尚和旧貌换新颜的推崇,使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的完整性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样,作为拥有2280年建城历史的镇远也未能逃过此劫,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2001年4月25日,《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北京晚报》、《瞭望》等新闻媒体以“镇远拿什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题披露了此事。一时间,来自各方的批评风生水起,阮仪三教授看到报道后认为镇远是“败家子”,应该取消名城资格。在各方压力面前,镇远该怎么办?出路在哪里?

        古城不能拷贝,它是祖先的,也是我们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