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中共 一大 会址
  • 荡然无存的古建筑不宜重建
  • 关于岳阳楼保护的思考
  • 文化遗产管理的国际经验
  • 渐变性与突发性——重新认识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地及其背景的关系和影响(一)
  • 谈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画的修复与保护
  • 融进现代保护理念 强化研究 发展传统技术——传统装裱技术研讨会综述
  • 一点不同的认识——基于价值取向判断的遗产评估导致保护方法选择的偏差
  • 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哪些给不可移动文物造成破坏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为什么?
  • 保护利用洪江古商城的基本思路
  • 最新热门    
     
    修复西周 班簋

    ,破碴是新的,呈灰红铜色。“班簋”底部鼓起的部分也是被砸造成的。幸好“班簋”的铜质好,有韧性,不到于断裂。赵振茂先生主持并亲自修复西周“班簋”,大致经过整形、翻模补配、修补对接纹饰等六道程序。经分析后,赵先生首先用钣金法等对器物整形,然后利用原器残件翻模铸造所缺的3个耳及珥;察对纹饰,去错补缺,并使所补部分与原器花纹浑然一体。

        接下来采用跳焊法将补块焊到原器上。之前,要视花纹情况,在焊接处锉出坡口。焊西周“班簋”用的是大烙铁(红铜制作,一端有刃,尺寸约10×5×1.1厘米)和熟盐酸(在生盐酸内放入锌块直至反应完毕即可)。焊接时,将烙铁刃朝上放在火炉里烧到变成紫红色时,马上用小竹根蘸一点熟盐酸涂抹在焊缝处,即用长铁钳夹出烙铁扛上焊锡后开焊,焊时,烙铁在焊缝处来回移动,直烫得“冒烟”,起烙铁时,刃的一端要低,紧挨焊缝底部,以便焊锡流留在焊缝里。

        因底部铭文处出现孔洞而不全,孔洞要用锡补平,并根据《西清古鉴》簋铭拓片,描上字样,再用钢錾雕刻。

        和其他青铜器修复一样,“班簋”修复后还得做旧。

        修复后的西周“班簋”,通高23、口径26、腹围92厘米。四耳上饰兽头,呈象首状,首背依附器壁,下有垂珥,呈象鼻状,底端向内弯曲长垂成足。胫带圆涡纹,器身四组饕餮纹各含一耳。腹内铭文197个,古朴、凝重、典雅的造型与斑斓锈色相映,令人赞叹不已,现藏首都博物馆。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