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在激荡中发展——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巡礼(之二)
  • 违反本法规定走私文物的,应当给予什么行政处罚,它与走私文物罪有何区别?
  • 修复西周 班簋
  • 优化虎门炮台管理的探讨
  • 在激荡中发展——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巡礼(之三)
  • 水泡旧字画修复经验点滴
  • 是谁毁掉了这份铁证
  • 瑞金的文物保护管理方式
  • 对于在建设施工中给不可移动文物造成破坏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给予何种行政处罚
  • 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利用
  • 最新热门    
     
    领导重视全民参与协调发展

    业余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齐参与的“全民皆兵”的强大文保阵容。一次,城关乡一位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两件青铜器,马上就送到文物保护部门。还有一次,新建路街道西街社区的一位干部看到有人在卧佛寺塔顶行窃,当即组织人员将其扭送公安机关。前些年,尽管盗窃古墓案件也时有发生,但犯罪分子一次也未得逞,2001年以后,新郑再未出现过盗掘古墓、盗窃文物案件。

    文物勘探要走在基本建设前面

        新郑是河南省18个改革开放重点市之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区域发展战略。在城乡基本建设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好已发掘尤其是尚未发掘的文物古迹,协调好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是文物保护工作普遍面临的考验,对新郑这个“露天博物馆”来说,这更是一道难解之题。

        2004年初,新郑市委、市政府作出一项重大决定,一改由副市长任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的普遍做法,由市长亲任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同年,新郑又把建设“文化新郑”列为全市四大工程之一,把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郑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新郑市委、市政府还明确规定,文物勘探工作要走在基本建设前面,所有基本建设在项目论证、选址之前,必须经过文物部门批准,方可办理其他手续。

        为拉大城市框架,新郑曾计划在市区南部修建一条贯通东西的道路。这条路长1500米,两侧可开发利用土地3000亩,安置居民1万多人,土地增值近亿元。从经济角度讲,此举可谓“一箭多雕”,但由于这条路要经过春秋时期郑国贵族墓地遗址,市委、市政府果断取消了这个项目,把这条路挪到了其他地方。新郑还有一条连接郑州的郑新路,是一条具有纽带地位的主干道。在这条道路的拓宽工程中,为了不破坏郑韩故城的原貌,市委、市政府不惜增加400万元投资,绕道从城墙自然缺口处通过……由于严格实施文物勘探先行,多年以来,新郑未发生过一例因基本建设损坏文物的现象。

    从“死保”到“活保”再到“保活”

        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的永恒主题,对待文物,必须死保,即尽可能多、尽可能好地保护。但是,在发挥文物学术价值、研究价值的同时,如何让文物资源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形成良性互动,也是当前形势下的一道课题。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新郑市委、市政府探索出了坚持“死保”原则,寻求“活保”办法,达到“保活”目的的路子,用文物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新郑市博物馆有馆藏文物5万余件,位居河南省县级博物馆之首。为保护好、利用好这笔财富,市委、市政府投资30万元安装了电视监控、红外线报警设施,并以观众需要为导向,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观众的原则,不断创新形式,每年推出数十个展项,使博物馆成为了解新郑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并实现了连续22年安全无事故。除此之外,新郑还通过馆际合作等形式,不断加强文物对外交流工作,向外界展示新郑形象。去年三月,新郑市博物馆与厦门市博物馆在厦门联合举办了“春秋侯国——郑国青铜珍宝展”,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新郑一直把文物资源作为宣传新郑、推介新郑、提高新郑知名度的一个亮点,巧借古文化的魅力,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多种渠道,在国内外打造文化新郑、魅力新郑的良好形象。仅在去年,新郑就与中央和省、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合作,拍摄制作了《裴李岗文化专题》、《史前文化的震撼——裴李岗文化发掘纪实》、《后周皇陵》、《华豫之门》等专题片以及“东道主”、“众怒难犯”、“言不由衷”等成语科教片,受到海内外华人社团以及国内有关方面和人士的广泛关注,为招商引资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

        新郑市委、市政府还筹措巨资对黄帝故里、欧阳修陵园、郑韩故城、郑国贵族墓地等文物古迹进行了规划、整修、扩建、绿化,使之成为特色浓郁的历史人文景观,新郑也因此跻身于河南旅游的“三点一线”。去年,新郑市委、市政府又筹资40余万元,按照AA级旅游景点的标准,对开放不久的郑王陵博物馆进行了改建,并布置了精美的“史记郑国”系列展,使该馆从内容到设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被专家和广大游客誉为新郑的又一块“招牌”。以这些资源为媒,新郑每年都要举办炎黄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吸引数以万计的海内外华人社团、新闻媒体和政界、商界、学界知名人士前来观光旅游、寻根拜祖、谋求经贸合作,使新郑成了凝聚海内外华人的基地和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交汇地,为新郑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