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河南周口探索文物勘探管理的新思路
  • 南越门户上的一座神奇古村落——记广西钟山县龙道村古民居建筑群
  • 优势·成就与问题·差距——再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发展思路与优先主题
  • 文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二里头墓葬龙形器饰物的清理与保护
  • 韩国博物馆界新技术运用现状一瞥
  • 秦始皇兵马俑的环境保护问题
  • 日本铁器保护管窥
  • 修复 马踏飞燕 纪实
  • 常德文物藏品腐蚀损失调查浅析
  • 最新热门    
     
    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工作中的困惑

    /P>

        作为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工作者而言,在开展工作之中更注重遵循具有控制意义的更具体的技术文本和标准。遗憾的是在所发生的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工作中,却苦于没有能够全面支持监理人控制能力的支点,仅仅依靠一些不系统的标准加上监理人自身的经验和对文物保护的一腔热情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这犹如树木失去土壤一样痛苦,文物保护期盼着早日颁布建立在《文物保护法》基础上切实可行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护材料规范和标准、成本核算规范和标准等,并应涵盖普遍规律性和特殊性以及地域差异性。从而完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从方案阶段到项目验收阶段的管理机制,加强保护工程所发生的一切数据、效果、标识等信息的搜集。这将是我们留给后人对今天保护结果进行可鉴定、可识别的宝贵财富。这一庞大系统的建立必将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监理工作的风险

        现有的文物保护工程企业中,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保护技术队伍可谓凤毛麟角,大多是沿袭较为原始单一的修缮技术模式,难以承担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保护工程。有的文物保护工程企业仅有较低的基本技能和支离破碎的管理系统,根本无法支持保护工程的实施。加之企业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和追求最大限度保护文物之间,不可避免地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理念的激烈碰撞,使文物的保护存在着巨大风险。要想有效地降低这种风险,必须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地控制工程动态的专业化标准。但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监理工作不但要完成自身的工作还附加了大量的技术指导责任,监理人为此付出超出了自身责任的代价。又由于缺乏可遵循的尺度标准,对于文物保护工程的监理工作而言,可谓是“难于无米之炊”了。

        四、寻求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之路
     
        在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追求政绩式工程,工期被严重压缩,给质量控制造成困难。还有一种源于勤俭持家式的工程,将单项资金压缩、肢解而用于多项文物保护,造成无法保障该保护工程的资金合理使用……如此缺乏科学态度的无序管理,无疑给完全执行方案、实施保护带来困难,使监理工作处于两难的境地。种种现象造成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工程中无法正常应用,从而阻碍科技成果在文物保护过程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从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看,文物保护领域不缺乏保护科学家,缺乏的是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科学管理能力。实际工作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证明在这一过程中加强科学的、具有法律约束的管理体制立法是非常必要的,否则,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只是一纸空谈。

        五、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工作举步维艰

        文物特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本质,使得文物保护工程与现建工程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差别就在于承担文物保护工程的各方仅有一次机会,失败意味着文物的消失和被破坏。文物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预见的变更率偏高,为保证文物得到有效的保护,文物保护工程的现场旁站监理以及保证第一手信息的收集工作远大于其他行业。这无疑加大了监理人力资源和管理工作的投入,工作量的增大,其消耗的成本必然增加,可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尚无可行的取费标准,大都借鉴于现建工程监理取费标准,其低廉得难以支撑生存的监理费用常使监理人望而却步。

        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所触及的领域为多学科、多层面的,各层面之间应具备有机的逻辑联系,如果仅处于浅层的、被动的状态,那么建立在保护理念之上的任何保护措施很容易与倡导的思想发生偏离。当其结果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时,容易对建立的依据产生怀疑。

        总之,文物保护者急需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犹如生命依赖于空气、树木依赖于土壤。文物保护者既离不开国家给予的良好的管理大环境,亦需要一个靠文物保护工作者自身努力创建的良好小环境。

                                                                                                                                                     (执笔:高中明)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