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通草(Tong cao)片 画误为“米纸(Rice paper)”画
  • 参加 2004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 有感
  • 文物监理工作的一般原则
  • 文化沉淀与中国文物保护现状
  • 监理制度是保证文保工程质量的一项重大改革
  • 世界古城的保护和建设一瞥
  • 近现代文物养护中的十个X
  • 对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文物构成犯罪的,依法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 魅力城墙不美丽
  • 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工作现状和相关对策——以北京市郊县为例
  • 最新热门    
     
    烟雨三峡三峡的巴文化(九)

            考古学上的巴文化概念最早可能是卫聚贤提出来的,主要是指青铜时代,亦即夏商至战国这段时间峡江地区的考古遗存。尽管许多学者认为巴文化的概念应该限制在这段时间内,但作为巴民族的考古文化,显然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无论怎样,只要提及三峡,那么其主要考古学文化就一定与巴人相关,至少在整个先秦时代。从目前考古学材料来看,巴文化的历史可以溯源到距今70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始终贯穿巴文化早晚时代的一个重要器物是腹部倾垂的圜底罐或釜,不同时期的巴文化会有不同的器物组合,但圜底釜始终是一种辨识巴文化的最基本的器物。与历史文献不同的是,巴文化似乎在新石器时代是其最发达的时期,其分布范围包括鄂西的城背溪、柳林溪、朝天嘴、楠木园、中宝岛、石家河到巫山的大溪、奉节的老关庙、忠县的哨棚嘴、丰都的玉溪坪等。这些地方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被分类为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但应该均与巴人相关。就其分布情况来看,新石器时代的巴文化似乎与传说时代的巴人分布范围相一致,主要在鄂西一带。尽管瞿塘峡全长虽然只有8公里,但由于其“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的地理位置,所以成为楚蜀文化的自然分界线。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瞿塘峡以东是大溪文化,即巴文化与楚地早期文化的结合;瞿塘峡以西则是老关庙、哨棚嘴等文化,即巴文化与蜀文化的融合。特别是哨棚嘴文化,学者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