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山西高平古建筑 国保 单位现状的思考
  • 完善文物制作工艺研究与传承机制
  • 提前介入 密切配合 促成文物保护和工程建设 双赢 局面——广州大学城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 一些干部修别墅 锁定世界遗产庐山景区
  • 烟雨三峡汉墓与宋城(四)
  • 《文物保护法》为什么要增加对违反《文物保护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一章的规定有何特点?
  • 北京文物与人文奥运——重视保护北京城的人文色彩
  • 刘景龙先生的 龙门情结
  • 烟雨三峡技工与民工(六)
  • 文物安全常抓不懈——陕西连续两年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 最新热门    
     
    合资合作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双赢之路——陕西乾陵懿德太子墓博物馆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完成上述保护抢救开发工作预算资金约需500万元之多,而当时的博物馆年收入仅6万元,巨大的资金缺口,成了一道难关。为了走出困境,懿德太子墓博物馆成立后借助台资、共同合作,对懿德太子墓进行发掘、抢救、修复、保护、利用,使这座千年古陵原貌初现,为乾陵乃至陕西旅游增添了一座闪光的景点,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懿德太子墓开发过程和社会收益


        1、借助合资、开创文保工作的新途径

        1995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精神指引下,面对懿德太子墓急需抢救保护的情况,我们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文物保护事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更新观念,不等不靠,在省、市文物局、乾县人民政府和县文物局的支持下,决定从寻求对外合作入手进行抢救保护。经专家、教授等有关方面的多次论证,最终和回内地探亲祭祖的台胞、愿为弘扬祖国文化遗产献力的台湾筑坡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德昌先生达成共识,由其出资550万元,按程序逐级报批后,在保证文物所有权与经营权依法分离的前提下,坚持重点保护,以博物馆方为主,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

        在保护过程中,我们首先征用收复了陵园遗址土地30000多平方米,建成了殿、厅、廊、房、展馆、室等仿唐建筑34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墨玉石道、坡台、砌面等660平方米;绿化8000多平方米;重点保护了墓道口门厅,加固了地宫、过洞、天井;包砌了双阙底座,用砖铺盖了献殿遗址,修复了石像仪等。科学地粘补修复了部分被损文物。而且还将长期分存在省、市、县等处的所有文物全部调回,征集收回散落在民间文物60余件,按类别收存在设有先进装置的库房里,并为存放文物的地宫、展厅、文物库安装了世界较为先进的声光报警系统。全馆的整体造型庄严肃穆,唐味实足,风格简练,气势壮观,文物保护科学有序,章规严谨,责任明确,安全有效,一座经抢救性保护的懿德太子墓,以丰富的唐文化内涵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2、 两权分离、加强管理创一流

        1997年,懿德太子墓博物馆对外开放后,在省文物局的直接指导下,我们采取合作企业的管理模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董事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坚持执行文物法,坚持文物工作原则,文物和经营完全分离,文物不纳入资产核算,内部职能按国内博物馆建制实行。彻底解决了文物国家所有和经营管理中的矛盾。

        在加强管理中,围绕争创一流博物馆,建成文明示范旅游景区目标,我们对管理工作大胆改革,按照合作企业模式要求,设岗定位,定人定责,全员招聘,保档案不保饭碗,增强职工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博物馆开放以来,始终坚持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卫科编制人数占全体员工的32%,安装了较先进的报警装置,24小时轮流值班,每月19日开展文物安全警钟日的活动,使展室、库房的文物安全得到了切实保护。其他部门也都制订了严格的工作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即把保护作为开发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把开发利用作为保护的措施和目的。博物馆精心打造展出品位,以唐十八陵的分布及历史背景、概况、懿德太子墓的出土文物及反映盛唐历史、-、经济、文化、军事等文物精品为主轴进行展示,使游客在走进历史、穿越时空中,温故知今,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民族气节,为开拓新的丝绸之路、再振中华雄风贡献力量。开馆8年来,我们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免票的军人、中小学生、老干部达4.8万人次,除上交各种利税外,总收入达1300余万元。2004年十月黄金周过后,我们不仅返还了合作方文物保护和建馆经费552万元,还为博物馆积累了850余万元国有资产。八年来,懿德太子墓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县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花园式单位,青年文明号单位,省级文明示范景区,国家旅游局 “4A”级景区。


               二、懿德太子墓保护的现实思考


        1、合作保护是文保工作的便捷途径

        懿德太子墓博物馆在困境中求保护,在探索中求发展,以对外合作的形式对文物及遗址进行科学的保护与利用,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打破主观认识和传统认识上的束缚,即坚持新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并正确处理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中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增加了文物事业的良性循环和自身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合作保护,在我国保护文物中是一个探索性的突破。外资的注入,对保护文物经费始终捉襟见肘的西部地方财政和我馆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给文物事业突破性超常规保护、利用、开发注入了一支高浓度的“催化剂”和“强心针”!这一举措的实施,不但使中华古国的瑰宝与文明得到了保护,而且增进了两岸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满足了两岸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心情、愿望,推动了文物保护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懿德太子墓博物馆利用合作对祖国的文化遗产进行科学的保护开发,使古遗址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和贯彻有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既坚持了文物权属国家所有的原则,又解决了文物保护经费的不足;既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又解决了博物馆工作中文物保护和利用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2、改革现行文物管理工作中的不利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文物工作战线上,从文物保护到科技研究,从博物馆建设到对外合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相对于文物保护的需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仍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阻碍文物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加快对这些不利因素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近年来,受现行体制的制约,文物古迹人为毁坏的现象随处可见。以唐太宗昭陵为首的关中十八陵诸多陵园都在保护措施不力的情况下遭到严重的人为破坏。地方个别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不管文物古迹保护,开山炸石,各取所需。虽然陕西省政府和文物局下达了严禁在文物保护区开山炸石的-,但已遭受的破坏和惨痛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思索和面对。

        如今的唐十八陵,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从保护现状和实际的运作过程来看,差距还是很大的。文物行业靠国家的投入,在现实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大多市县博物馆仍然是自收自支单位,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资金相当困难。但面对抢救第一这一刻不容缓的任务,如何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加快保护步伐?我们应向其他行业学习,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打破主观认识和传统认识上的束缚,打开禁锢文保工作的范围,在坚持文物属国家所有“以我为主”,坚《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的根本原则下,打破西部财政文保投入资金困难的局面。用我们的科技研究,面对不可回避的保护经费困难,号召全民以各种形式参与,才能使文物保护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乾陵懿德太子墓的遗址从抢救、保护、修复、建设、到新生,正是立足改革、在西部半山区地方财政困难下改制的必然产物,也是博物馆事业变企业和财政脱钩积极追求生存的必然结果。

        3、 发动全社会力量是做好文保工作的前提

        合作保护建馆后的今天,面对遗址得到规范的保护,面对排列有序的唐风格建筑群,面对灿烂夺目的文物展览,这一切无不显示着改革开放思想指导下一个新生博物馆的活力!冲破现行体制和机制束缚,借助外资追求跨越的发展理念是我们走在了陕西省同级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经营利用的最前面。遗址还是国家的遗址,文物还是国家的文物,资金的输入来源只是另外一种形式,不用靠国家财政投入,保护程序按规定逐级上报审批,保护措施是在省文保中心和诸多专家论证指导下,在陕西省文物局多位领导的支持下,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的。遗址保护了、博物馆良性快速发展着。十多年后,合作方退出后,一个资产雄厚、保护完善的博物馆完整的交给国家。这种合作一段、造福千秋的举动,为当前文物保护利用开发工作开了先河。但从文物工作的全局来说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懿德太子墓虽然是唐十八陵中的一座陪葬墓,但他是按帝王的等级埋葬的,在国内现在已挖掘的唐墓中规格是最高的,陵园的遗址也是遗留最完整的,出土的器物和壁画系统再现着唐代发展史的精华,在现实中有着突出的代表性,我们是否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它进行更加完善的保护恢复,试点性的总结经验带动唐十八陵的保护与利用?能否在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指导下加快唐陵保护利用的步伐,向人类更好的展示唐文化的文明和再现盛唐雄风呢?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