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山西高平古建筑 国保 单位现状的思考
  • 完善文物制作工艺研究与传承机制
  • 提前介入 密切配合 促成文物保护和工程建设 双赢 局面——广州大学城文物保护工作纪实
  • 一些干部修别墅 锁定世界遗产庐山景区
  • 烟雨三峡汉墓与宋城(四)
  • 《文物保护法》为什么要增加对违反《文物保护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法律责任一章的规定有何特点?
  • 北京文物与人文奥运——重视保护北京城的人文色彩
  • 合资合作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双赢之路——陕西乾陵懿德太子墓博物馆保护利用的实践与思考
  • 烟雨三峡技工与民工(六)
  • 文物安全常抓不懈——陕西连续两年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 最新热门    
     
    烟雨三峡搬家,搬家(三)

    我们必须承认比人家差;我们来此除工作外,还有一个任务,即学习与锻炼。我有幸开始就碰到林公务,他不仅是考古上的一把好手,同时在日常交往中也是一个好人,极易相与,包括他们的副领队陈兆善。从他们身上我的确获益匪浅。
    在上河坝与我们打交道的村民组组长是崔成林。他比我大3岁,是个退伍军人,原来在某部队特务连服役。他为人忠厚,具备农村少有正直、宽容、体谅和义气。他不仅帮我们协调所有工作上的事,而且还在生活上帮我们赶场挑担。从江边到我们驻地约2公里,他可以挑着近200斤的担子一口气到驻地,我们队中再争强好胜的小伙子对此也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二年我们转到江对岸的大地嘴发掘,由于过江不方便,他背着一筐100多斤重的橘子转辗3公里多路来看我们,对于这份情义我始终不能忘怀。我们的邻居是一老一少,奶奶60多岁,孙子只有6岁,家里其他人均外出打工。正是这一老一小,承担着全家十来口人的农田农活。我们离开上河坝的时候,正值收割小麦,每天这一老一小要爬十来趟那座60度的陡坡。上坡时两个人的头几乎都挨着地了,无论前后都看不见人,只见麦捆。从麦捆的大小可以分出哪个是奶奶,哪个是孙子。老太太还有个小儿子,也住在附近,但由于老太太是和大儿子住,所以小儿子基本上不管老太太。因为他们的麦田就在工地附近,我便让大家收工时顺便帮老太太带一捆麦子回家,不意此举足足让老太太夸了我们三天,逢人便说。这使我很难堪,我觉得我是在哗众取宠,有一种伪善感。看着这对老小背着比他们高大几倍的麦捆,我同时有着温馨和心酸的感觉,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也许简·爱说得对。

        三座墓很快就清理完了,但离我们完成2180平方米的发掘任务还很远,我们必须再次搬家。那年肯定是命中有驿马,所以才如此频繁的搬家。搬一次家很麻烦,可搬十次家就不麻烦了,因为搬家不再是项艰巨的任务,而只是寻常的生活内容。还是那句老话,心态决定一切。

        这次搬家的地点是下游3公里处的凤安松包岭。松包岭在武陵镇和陈家坝之间,如果你乘船路过此地,你可以发现长江左岸有一棵高大孤兀的黄桷树,那就是松包岭,一块有模有样的地方。就在这块地方我们发掘了14座汉魏墓葬。情况一次比一次好,说明我们搬家是很有成效的。与我们合作的是凤安村9组的组长向德科,他是个铁腕式的领导。他在村里颇遭訾议,但与我们却合作得非常顺利。应该说他是个能力很强的人,办事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可惜的是第二年他在河里推船时被雷电击中而死。

        发掘松包岭时已经是5月份了。记忆中的1998年5月份整整一个月,我们似乎没怎么穿过上衣,从早到晚都光着膀子,上身均被晒成性感的黑色。由于天气褥热,吃完饭后我们就散步到江边,洗完澡后就赤裸裸地坐在江边的沙滩上聊天、喝酒。考古发掘是紧张的,但考古生活也是闲适的。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考古学家可能会有种种不同,但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喝酒。考古工地大抵是远离城市的僻远之地,工作之余唯以酒来打发时日。仅武陵镇曾经就有过十几支队伍同时进行考古发掘,而且这些队伍中不乏热衷于推杯把盏的人,似乎考古界能喝酒的人都集中在这儿了,被称作“武陵(林)高手”。
    6月3号,松包岭发掘结束,距我们离开青海的日子整整三个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虽然不是烽火,但三个月在外,的确令大家归心似箭了。特别是新婚的阎,刚结婚一个月就离开了家。他的新娘在我们离开青海刚到达重庆时就开始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伤别的新娘把不断增加的情伤与情思塞进一封封信里,信的厚度也不断增加,最后信的重量估计有半斤,可以单独出书了。

        他乡虽好不如归。任务完成后,我们连夜开车直奔青海。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