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世界遗产申报成功之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个案分析
  • 最新热门    
     
    金边壕不是长城吗?——与景爱先生商榷

    讨论的必要。

    二、金边壕结构与长城结构的异同

    景爱先生在论及边壕不是长城时谈到:“最根本的原因是边壕与长城的结构完全不同。”我们知道,中国古代长城的修筑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形制与结构也不尽相同。但因地制宜外侧挖壕、内侧堆土筑墙的壕、墙结合的修筑方法,其例可见战国秦长城宁夏固原、西汉长城内蒙古赤峰、北魏长城太和年间“长堑”,甚至明代长城蓟镇、宣府镇中也可见长城外侧掘壕的地段。壕、墙结合使进攻者受到的阻击更大,因而使长城的防御功能上了一个台阶。从目前所调查的金边壕的形制与结构看。毫无疑问应属壕、墙结合,怎么能说“边壕与长城的结构完全不同”呢﹖

    景爱先生文中认为“……金代认定它是边壕,而不是什么长城。”似乎不称“长城”就不是“长城”。从历史记载来看,东汉蔡邕曾讲“……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汉代长城多称“塞”、“亭障”。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筑畿上塞围”。明代长城称“边墙”,又有“外边”、“次边”之称谓。这些都未直呼“长城”,但又确属长城,为什么与它们功能、性质一致的“金边壕”就不是长城呢?

    此外,景爱先生文中似乎过于强调“边壕”之“壕”了。考古工作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金边壕是有墙体的李逸友先生在调查内蒙古境内的金界壕时,在大多数地段都发现了墙体,尤其是四子王旗白音朝克图苏木鲁其根界壕南线墙体基宽6—8米、高3米。笔者在河北省康保、丰宁调查金界壕时,均发现了壕内侧的墙体,有些地段可见夯筑痕迹,基宽3—4.5米,残高1.2—1.7米,夯层0.1—0.15米。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右前旗等地的金界壕,墙体底宽10—12米,残高3—4米。如依景爱先生之见,这种墙体应是壕壁。但我们应注意到,在墙体外侧发现的间距约100—300米、突出墙体的望台马面又是公认的长城附属设施顺便指出,马面广泛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境内的金界壕上,而不是景爱先生文中所讲的只在赤峰北的重要地方设有马面。难道“壕壁”还用加筑“望台”吗﹖实际上,边壕两侧的“土棱”不仅仅是“有如长城残迹”,而正是当年修筑长城砌筑的墙体。另据《金史·内族襄传》记载完颜襄于承安三年1198时,“因请就用步卒穿壕筑障,……五旬而毕。于是西北、西南路亦治塞如所请”。这说明金边壕的修筑时间很短,仓促而筑,工程质量可想而知。这些墙体在当时修筑时经过了夯筑,但夯筑质量不高,再加上北方风沙的侵蚀,以至于有些地段墙体低矮,夯筑迹象不明显。景爱先生文中所讲“边壕的壕壁则不同,它不是夯筑的,而是随便堆放的结果。”与金边壕的实际情况有出入。

    三、金代边壕的烽燧

    有关金代边壕烽燧的记载,在《金史·仆散揆传》中谈到长城设施时有“营栅相望,烽侯相应”之句。贾洲杰先生在《金代长城》、李逸友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中金代“界壕遗迹”中也有关于烽燧的记载。《金史·仆散揆传》中的记载应该说是可信的。贾洲杰、李逸友二位先生在内蒙古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几十年,所记当不至于有误。笔者个人基本同意贾洲杰先生的观点,有一些突出于墙体外侧的望台就是金代边壕的“烽燧”,其与望台的区分可能是位置、距离不同。因为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只有望台的密集程度称得上是“烽侯相应”。当然,这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调查、研究。目前就下结论说“金代边壕没有烽燧”为时尚早。

    从以上所论不难看出,金代边壕继承了中国古代长城“墙、壕结合”的特点,并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沿线设西北、西南、东北、临潢路四路招讨使,确立了分段修筑、分段管理、分段防守的制度;壕、墙并列有利于阻击敌骑;望台增加了墙体自身防御功能;沿线边堡有利于就近驻防,互相支援。这就使金代边壕的防御体系较前代长城更为紧密,同时它的这些优点为明代长城所沿袭。金代边壕无疑属古代长城范畴,这不是对边壕的一种误解,而是对这一工程浩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实事求是的解读。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