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汉朝经锦可不用提花装置制织
  • 开展学术研究有助于保护遗产
  • 广裕祠修复过程——真实性原则的一次实践
  • 再说金边壕不是长城
  • 世界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研究及个案分析 世界遗产论坛——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学术研讨会 综述之二
  • 长城定义的思考
  • 柳孜码头遗址保护与展示构想
  • 世界遗产保护与思想教育清东陵的实践
  • 五台山申报世遗应重在规划与保护
  • 喜新厌旧要不得
  • 最新热门    
     
    建立国家博物馆保护中心实验室的思考

    在中国博物馆中,文物保护实验室如何发展,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是近来同行业中讨论较多的话题。记得几年前我曾在中国文物报上发过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的梦》。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当时我的梦,那就是什么时候我们能有一座能和罗马修复中心、东京文化财研究所、美国Getty保护研究所、法国卢浮宫保护中心和大英博物馆保护部相媲美的一个现代化保护实验室?!我们能够对于我们所采用的技术和所使用的材料,拿出定量的研究数据,使我们能平等的与世界同行说,我们可以在一个起跑线上对话,我们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修复技术,同样我们也拥有文物保护科学。在中国,建立一座现代化的文物保护中心实验室绝不仅是我的梦,而是几代中国文物保护工作者多年所追寻的梦。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位知名保护专家在他的成果鉴定会上,不无歉意向参会专家介绍,由于没有必要的设备和极少量的研究经费,研究成果更多的是以宏观和直观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分析检测数据非常有限;到了九十年代,文物保护课题研究的费用相对有所增加,但仍只有极少的分析仪器,我们发现,送去的样品其结果常常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因为计算机检索对于我们文物样品这样复杂的情况往往无能为力;去年,当我们自己在检测一件壁画样品时,无意中发现在显微结构中一种红色颜料,经过分析而确定了它的成分和结构,如果没有专业的素质,这样的现象很容易被忽略掉,从而就会失去一次对历史文化痕迹见证的机遇,这是外送样品在一般分析检测中心不可能做到的;国内一位著名学者,为了自己所钟爱的文物分析研究事业,在单位没有分析设备的条件下,不得不经常奔波于大学、研究所之间,无谓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样的例子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