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故宫文物科技保护的新尝试
  • 日本京都奈良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
  • 五位感动中国的农民
  • 南北宝鼎 团聚上博
  • 励精图治 铸就辉煌——潜江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纪实
  • 日本奈良京都文化遗产保护四例
  • 山险墙也是长城的组成部分
  • 从环境艺术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 无锡之路撑起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蓝天
  • 不忘侵略者的文物大劫夺
  • 最新热门    
     
    遗产保护并不排斥向旅游者开放

    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一些遗产地为了追求短期的商业利润,把世界遗产变成摇钱树。这就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面对各种现实利益的诱惑,如何保护祖宗留下的珍宝?

    据报道,遗产旅游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很多。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遗产地不是旅游商品,不能随意开发。现在很多地方把遗产地城市化、商业化、现代化,反正只要能赚到钱,其他的都可以不顾。这是急功近利的表现。据报道,除美国和英国外,大部分旅游业发达的国家长期以来都由一些公立机构主管历史遗址,而从观众身上获取的钱财多数都用在遗址的维修和改善上。但在有些地方,景点的收入并未用来保护和改善景点本身,而是用在其他方面,这很可能会诱发人们过多的开辟历史遗址,同时又削减适当维修的开销,才能做到收支平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更有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成为遗产的景区,在旅游旺季接待的人数超过合理容量,给遗产保护增加了压力。有人抱怨说:“天坛上的人太多了,就好像在东京的马路上一样。”这也是遗产地面临的普遍问题。而旅游部门则为了满足游客的需要,无休止地将游客引进遗产地参观,使有些稀世瑰宝随时有被破坏的危险。

    历史文化遗产无法藏身于世外桃源,保护不意味着将其封闭,而应敞开大门,使之成为人们了解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窗口。我们不能将世界遗产圈起来保护,永远养在深闺里。保护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因此,必须寻找一个保护和开发的最佳结合点,建立起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的规范。针对日益兴旺的世界遗产旅游热,我认为,只有对世界遗产严格加以保护,控制节假日观众的流量,才能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