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柬周萨神庙南藏经殿、南塔门维修及体会
  • 亟待抢修的石瑛故居
  • 对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壁画起甲的抢救性保护
  • 博物馆现代展柜购置要旨
  • 文物遗产开发利用不善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 青岛探索完善历史优秀建筑保护新机制
  • 制定长城保护专项立法做好长城保护
  • 文博行业标准化体系基本思路
  • 也谈青铜器修复中的除锈问题——与邵安定先生商榷
  • 长城保护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档案
  • 最新热门    
     
    浅议青铜器修复中的除锈问题

    锈的硬度,分别选用各种各样的刮刀、超声波振荡器或台钻机械去除,修复者也可以根据器物的形状制作其他的修复工具,修复人员在动文物之前要经过严格训练。整个操作过程都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而且修复者一定要特别集中精力,不能因疏忽而剥离掉器物本体任何细小的金属颗粒和凸起像“小岛”一样的原始表面或在原始表面上留下划痕。并没有“把锈层打掉一直到露出金灿灿的金属光泽为止”。修复后的铜器一般呈黑色(一氧化铜)、褐色(铜的硫化物)、红色(氧化亚铜)或绿、蓝色(碱式碳酸铜)。由于无色蜡状的氯化亚铜会跟水、氧气反应形成“粉状锈”,不断的腐蚀青铜基体,所以必须除干净。机械去除一般很难除干净,所以我们经常用锡箔置换。具体操作是用琼脂将锡箔贴于器物需要置换的部位,然后将器物放进置换箱中,如此反复操作,直到锡箔无变化即不发生氧化为止,然后用水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确保氯化亚铜的完全去除。他们所谓的“金光灿灿”、“磨得锃亮”其实是我们修的镏金青铜器。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目的不外乎三点:一、恢复器物的原来形状;二、寻找更多的信息并保存下来;三、对文物本身进行保护,避免进一步的腐蚀。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规定:“保护的目的是真实的、全面的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很多业内人士也经常说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是对文物的进一步发掘、进一步认识。我们的除锈方法就较好的体现了这一原则,大家都知道,出土的绝大部分青铜器表面都有浮锈,如果青铜器表面有铭文、纹饰、错金银等装饰或使用、打磨痕迹,不除掉浮锈这些信息就无法展示出来,从而,一系列的相关的研究工作就无法展开。例如对法门寺出土青铜锡杖的修复,在去除浮锈之后发现了39字的铭文。这一发现无疑增加了这一重要文物的社会意义为考古学家的综合研究增加了新内容使我们获得了仅凭田野考古所不能得到的宝贵信息。类似这样的例子经常可以碰到,因此,在这方面我们的修复方法就体现出了优越性,而传统修复方法却有掩盖文物信息的嫌疑。

    部分国内专家对我们这种除锈方法不认可,认为我们这种修复方法违背了“修旧如旧”原则,改变了文物的原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对“不改变文物原状”是这样定义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内容。”所以,我们的修复方法似乎也没有违背“不改变文物原状”这一原则。然而,在传统修复方法中,整形、焊接等操作却从微观上改变了器物的组织结构。所以各种修复方法都有其优越的一面作为现代的修复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种修复方法的优点剔除缺点使修复方法更加科学化。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