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出土纺织品及其保护
  • 文化遗产研究与『文化遗产学』
  • 一位民间艺术家的 红高粱 情结
  • 从淅川看边缘地区的民间工艺
  • 布达拉宫让我们感动
  • 保护利用名人故居要多种形式
  • 信息化社会与文物数据库建设
  • 发挥文物在改革开放中的积极作用
  • 流失流散文物的征集抢救问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答记者问
  • 亚太地区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培训班学习札记
  • 最新热门    
     
    『祛病延年』与『带病延年』——读郑欣淼先生《故宫的价值与故宫博物院的内涵》所想到的

    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在上海国际博物馆高峰论坛的发言中谈到对故宫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时,提出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口号:要通过科学保护和维修,使故宫的古建筑“祛病延年,健康长寿”。

    “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简短八个字,道出了故宫古建筑保护维修的最终目的,也准确地概括了对所有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的最终目的,简练明确,令人耳目一新。

    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我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维修始终把“带病”作为它的基本方针,强调只要不塌不漏,能不动就不动,能不修就不修,要让古建筑“带病延年”,并把它们作为古建筑保护维修的基本方针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在文物保护工作者当中影响很大,至今仍有不少人还在坚持这种方针。

    历史地看,“带病延年”在某种特定历史时段和某种特定情况下,对保护濒危古建筑文物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尤其是“文革”结束以后,百废待兴,大量的文物古建筑亟待抢救,但当时国力还很弱,用于古建筑维修方面的资金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对一些文物古建筑采取“维持不塌不漏”,令其“带病延年”的方法是可取的。但从长远看,让古建筑“带病延年”只是一种权宜之计。目前,我国国力日渐强盛,国家用于古建筑文物修缮的费用日渐增多,那种在财力捉襟见肘的窘况下所采取的仅仅“维持不塌不漏”的方针就不能再继续适用了。

    其实,所谓“带病延年”的提法从根本上是不成立的。“病”是什么?是损害机体寿命的因素。人有了病,如果不治,小病可以发展成大病,大病可以致死人命;建筑有了病也一样,如果不去维修,不去治理,任其发展,必然会导致深度破坏,直至倾圮倒塌。可见“带病”并不能“延年”,只可能“损寿”,只有“祛病”才能有效地排除损害机体的因素,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