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关于《何止 唐伯虎故居 蒙羞》一文的反馈意见
  • 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简介
  • 最难的不是具体操作——跟安格丽卡·斯丽乌卡学纺织品保护
  • 惧怕‘重视’
  • 从遗产性质看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恰当性问题
  • 万里长城保护的问题和思考
  • 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包括文物所有者)在保护文物方面有哪些义务?
  • 五十小时擒贼记
  • 云笼巫山
  • 找寻记忆 守护历史——胡里山炮台文物保护侧记
  • 最新热门    
     
    流坑村的构建与保护

    品位。而大门的装饰更为讲究,每栋民居都建有门坊或门罩,有的飞檐起楼,有的仿木构造,采用砖、木、石雕刻,工艺精致,建筑立面丰富多彩。值得一提的是,流坑古建筑中有许多匾联,据统计,全村共有木牌匾157方,雕刻题额268方,楹联65幅,几乎所有建筑的大门都有题额和匾额,如“科甲联芳”、“花葵映辉”、“雨露时新”、“醉舞春风”等,室内正厅都悬挂堂匾,如“务德堂”、“存仁堂”、“报本堂”、“思义堂”等,门联、柱联随处可见。这些匾联不仅以文学艺术形象装饰建筑,而且表现出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功能。

    流坑的古建筑数量之多,品类之全,规模之大为全国罕见,其文化底蕴和内涵也非其他古村所能比拟,纵观流坑村的历史、学术和艺术价值堪为江南农村古代文明的典型。

    近年来,通过各种媒体的推介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流坑的知名度与日俱增,保护流坑村的社会意识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强,今日的流坑人更懂得,保护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遗产比什么都重要,再不去拆老屋建新房了。因而,流坑村的保护应不再停留在古建筑上,而应扩大到对整个古村的保护。这就是要保护流坑的村落形态、总体布局、路网轴线、自然环境、传统风貌以及古村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总之,要保护流坑村原有的古村特色和历史氛围。

    流坑村的保护已经进入到一个由保护古建筑到保护文明古村的新的发展阶段。保护古建筑与保护古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建筑是构成古村的基本要素,保护古村必然要保护古建筑,而保护古建筑不等于保护古村。保护古村比保护古建筑要复杂得多,是一项涉及人文与自然、实体与空间的总体保护工程,应先编制古村的保护规划,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护要求,确定保护措施,作出各项保护规定。保护古村,另辟新村虽然是理想的方案,但古村仍有村民生活其中,就应考虑对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所以,对古村的保护一般可分三个层面,一是原状保护,对文物建筑坚持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二是原貌保护,对一般古建筑在不改变外貌的情况下,允许其内部作适当的改变,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三是风貌保护,即对古村环境风貌的保护。风貌保护对古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文物角度看,风貌是实体构成的虚境,是一种空间形态,千姿万状,没有定性,大到村落整体,小至建筑细部都体现一种风格和神韵。可以说,风貌是一种环境,一种景象,一种意境,一种氛围。保护古村风貌就是要保护大小不同的环境,不改变其构成要素,不掺杂新的成分,保存古村的原状原貌,让流坑村的古韵长存。

    古村的环境可分为整体环境和局部环境。整体的大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这类环境风貌常被新的建筑所破坏,因此,保护环境风貌一要控制建设,控制新建、改建和扩建;控制建筑物的形式、高度和色调。二要进行整治,对那些损害环境风貌的建筑进行必要的修整、改造和拆除。局部的小环境,以人工环境为主,要注重保护原生的历史环境,对那些已经改变与历史环境不相称的,要恢复历史面貌,使环境风貌协调一致。

    当前,流坑村的保护要把保护古村的环境风貌和乡土风光摆在重要位置,预防开发旅游建设带来的损害。开发旅游,整治环境和改善条件是需要的,但不能损害古村的环境风貌。比如说,村道的修整要按原来的路网,原来的尺度,原来的材料,原来的工艺去修补整治,不能离开原有的路网去修游步道,或者拓宽原有的路面去适应旅游的需要。否则,古村与村道就会失去平衡而不协调。龙湖的草坡岸和堤体现了古村的乡土风光和自然风貌,如果把龙湖四周砌起整齐的护岸,把湖上的堤改成桥梁,看来似乎是一种改善和提高,其实是对流坑村那原有朴质、自然的环境美的损害。龙湖的草坡岸和堤是流坑村的特色,是流坑村的风貌,虽然显得原始,但愈原始的东西愈能成为旅游热点。

    流坑村的保护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开发旅游也取得明显成绩,形势喜人。同时,也要看到在发展的机遇中面临的挑战,发展愈快,保护的要求愈高,保护的难度愈大,保护的任务愈重。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保护放在首位,把流坑村的保护提高到人类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高度来认识,来思考,挖掘其社会、文化价值,就会树立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理念,处理好各种关系和矛盾,把“千古第一村”切实的保护好。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