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无字碑缘何变成了有字碑
  • 韩国国立文化遗产大学简介
  • 最难的不是具体操作——跟安格丽卡·斯丽乌卡学纺织品保护
  • 惧怕‘重视’
  • 从遗产性质看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恰当性问题
  • 万里长城保护的问题和思考
  • 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包括文物所有者)在保护文物方面有哪些义务?
  • 五十小时擒贼记
  • 云笼巫山
  • 找寻记忆 守护历史——胡里山炮台文物保护侧记
  • 最新热门    
     
    抢救人类珍贵遗产 首创高校民艺教育——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访谈录

    到,对大学生开展民俗艺术素质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形式、最有效工具之一。

    中国民俗艺术是我国民族艺术中历史最久、作者最多、流传最广、特色最浓、价值最大的本原艺术体系,它的内涵涉及到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文艺学、哲学、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其造型强调主观想像、自由表现、感情抒发,更能形象、直接、全面地体现中国民俗文化和民族文化,更能激发起人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更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更能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大学生开展民俗艺术素质教育,能使学生产生关心人类的责任感,能使学生能从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两方面来思考和对待科技活动,从而纠正现有专业教育只重教学生“做事”忽视教学生“做人”的偏颇。

    记者:您开设的课程为什么没有定名为“中国民间美术”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或“中国民间艺术”?

    陈竟:我之所以把课程名称定为“中国民俗艺术”,主要是从拓宽学生文化艺术素质考虑。我认为,“中国民间美术”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或“中国民间艺术”三者专业教育狭窄,而民俗艺术文化课是由民俗和艺术相交叉而产生的新学科。其实,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中国民间艺术,它们的大部分都是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地联系。因此,不能就艺术而谈艺术,搜集、挖掘、抢救、研究、发展民间美术、民间工艺美术、民间艺术,应该把它们放在大的民俗文化范围来考虑。在大学开展民艺素质教育或专业教育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个特点。

    记者:具体实施民俗艺术素质教育您作了怎样的探索?

    陈竟:综合大学的民俗艺术素质教育目标,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把教育内容分为三部分:民俗艺术理论和知识、民俗艺术技法、民俗艺术赏析。目的是通过教育,不仅使学生对民俗艺术基本理论知识有所了解,而且使学生学会鉴赏民俗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还能够掌握一些民俗艺术的制作和应用方法,同时获得更多的民俗艺术熏陶、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和精神品质。

    另外,我考虑到,针对民俗艺术素质教育,只有采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既给学生讲授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法,又侧重让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从亲自参与、体验、感受中产生对民俗艺术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我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聘请三十多位国内外一流的民俗艺术家作为兼职教师来讲学、授艺,我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采访、考察民俗艺术,让学生直接接触博大精深的民俗艺术,直接从民俗艺术家身上学习优秀的人文精神和品质。

    为保证活动的开展,我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还倡导学生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民俗艺术社团组织——“南京大学民俗艺术协会”,现在协会已有800多名会员,成为南大最大的学生优秀社团之一。几年来,协会除了协助我教学外,还经常在校内外举办民俗艺术节、展览、讲座、比赛、交流和出版报纸、编制网页等活动,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扩大了社会影响。更主要的是学生们在组织、参与活动过程中都得到了锻炼。

    记者:经过10年的民俗艺术教育实践,您认为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竟:通过民俗艺术素质教育,学生的认识和感情发生了变化。他们认识到中国民俗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闪烁着中国劳动人民的特有智慧。他们从中国民俗艺术大师身上,学到了对民族的忠诚、对人类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以及甘于寂寞的献身精神。有的外国留学生说,中国民俗艺术是世界艺术中最好的艺术形式之一,简单的艺术形式中包含着无穷无尽的涵义,蕴藏着一个民族悠久美丽的传统。

    通过民俗艺术素质教育教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鉴赏能力、组织能力都得到提高。许多学生学会了剪纸、泥塑、扎染、蜡染、折纸、刺绣、编中国结、做布老虎、画脸谱,能组织校内外大型民艺活动等。10年来,他们有几十件民艺作品、文章发表在国内外报刊上,有几十件民艺作品参加了全国、全省展览,近二十件作品获得了文化部、江苏省的奖励。

    最重要的是有不少选修过这门课的中外学生毕业后,都在各自的岗位、以各自的方式努力抢救、弘扬中国民俗艺术,假以时日,我相信他们必将成为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

    现在,在我的影响下,河北师范大学、江苏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都纷纷开展民俗艺术素质教学活动,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在我的帮助下开设民俗艺术课程已经4年了。我相信,在有识之士的一起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民俗艺术素质教育会在大中学蓬勃发展起来的。

    记者:从事了10年的民俗艺术素质教育教学,您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陈竟:高校的民俗艺术素质教育,应按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和中国民俗艺术的特点去实践,决不能套用美术院校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旧有的模式基本上是沿袭原苏联美术院校的教育思想、课程结构、教学途径。也不能模仿西方现代派美术那一套,因为中国民俗艺术是个独特的艺术体系,国外的教育教学模式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我们只能借鉴、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在高等学校从事民俗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教师,应是通学术和艺术的全面型人才,应该具备广博的民族民俗文化理论知识和较好的民间艺术素养。光有民族民俗文化理论知识,不会剪纸、印染、刺绣等民间工艺技法,难以吸引学生,即使向学生讲解,也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夸夸其谈。如果光会一些民间工艺技法,不懂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理论知识,也只能停留在动手制作这个层次上。

    记者:目前民俗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形势是不是不太乐观?

    陈竟:应该说国家和公众开始对这一块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情况也在开始有所好转,但是一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据我所知,现在全国高校真正把民俗艺术列为素质教育的没有几所,在江苏省也仅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学开设民俗艺术选修课的只有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江苏省还是文化教育大省,全国其他省市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更令人痛心的是全国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原先建立起来的工艺美术系也因种种原因几乎都被关停并转。再有,近年来高校学风很成问题,一些人不安心教学,一心只想早日成名成家,急功近利,作风浮燥,甚至还有一些人利用地位职权巧取豪夺,导致学术腐败泛滥。近十年来,有关民间美术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有些完全是东拼西凑、相互抄袭、言之无物、牵强附会、错误百出的书籍。而这些书籍不少出自高校教师之手。这对弘扬中国民俗艺术、抢救世界文化遗产,只会帮倒忙、起误导作用。说实在的,真正的学术著作不太可能以某些人那么快的速度一本接一本写出,我马上交稿的《中国民俗剪纸艺术史》20多万字,写作用了10年时间。

    记者:作为一位从事民俗文化艺术素质的教师,您认为当务之急是什么?

    陈竟: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缺乏。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才大声疾呼,对中国的民族民间艺术,对正处在毁灭和消亡边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务之急是抢救,因为毁灭和消亡的速度太惊人了,没有抢救,其他都谈不上。现在,由国家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牵头组织的一系列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都已启动。上级的要求是“一网打尽”,可是,再好再大的事情终究还要靠下边的人来做,试问,现阶段我们拥有相应的人才配备吗?没有人来具体操办落实,再好再大的工程都有流于形式的危险。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没有一支以“弘扬中华民族民俗艺术、抢救世界优秀文化遗产”为己任的教师队伍,我们就不能做到抢救中华民族民俗艺术从娃娃抓起。尽管教育部已把民间美术列入中小学、幼儿园美术教学和素质教育内容之中,但许多学校还是开不了这门课,原因就是任课的美术教师过去在美术院校或师范院校从未受过或很少受过民间美术的教育。为此,我呼吁教育部应该立即采取有力举措,对大中小学、幼儿园领导和美术教师进行“弘扬中华民族民俗艺术、抢救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素质教育、培训。同时,我建议教育部、文化部考虑创办“中国民俗艺术学院”,培养高等人才,解决各级学校民俗艺术师资和基层文化馆民俗艺术干部后继缺人的迫切问题。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