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无字碑缘何变成了有字碑
  • 抢救人类珍贵遗产 首创高校民艺教育——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访谈录
  • 最难的不是具体操作——跟安格丽卡·斯丽乌卡学纺织品保护
  • 惧怕‘重视’
  • 从遗产性质看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恰当性问题
  • 万里长城保护的问题和思考
  • 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和个人(包括文物所有者)在保护文物方面有哪些义务?
  • 五十小时擒贼记
  • 云笼巫山
  • 找寻记忆 守护历史——胡里山炮台文物保护侧记
  • 最新热门    
     
    大象无形及其他

    在一次讨论某大遗址保护方案的专题会议上,傅熹年院士谈起一件往事:20世纪50年代,张奚若先生到汉武帝茂陵观光后回到北京,毛泽东主席请他谈观后感。张先生用了八个字来高度概括自己的感受,即“一无所有,气象万千”。

    张奚若先生的这番话在今天的人们听起来多少有些老庄玄学的味道。但仔细玩味其中充满哲理的深刻含义,却不能不为它的精彩而折服。它不仅是张先生对“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苍凉雄浑的历史风貌的独特感悟,而且时至今日,在正确处理许多大遗存保护与建设利用的关系问题上,它似乎仍是一种可以奉为圭臬的指导思想和美学准则。

    其实,张先生言论阐发的正是“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多即少”、“无即有”以及“寓有形于无形”的辨证思维和传统美学思想,将其运用于建筑理念上,就是要求在大遗址保护和开发建设上尽可能遵循少干预、不破坏、取法自然的原则。可惜的是,我们许多行政部门的长官,甚至一些建筑设计师往往很难接受这样的观念。他们满腔热情,热衷于搞大的建筑。对于一些建筑设计师来说,个人的形象有赖于建筑物的形象来张扬和确立,于是“无中生有”和标新立异正是他们的本性和擅长。而恢弘高大的建筑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事业的发展,这又极易和许多行政长官彰显“政绩”的内心渴望相契合。如果权力可及,他们可能会在埃及金字塔的旁边建造一座餐厅,为巴台农神庙所在的雅典卫城中山规划一条索道。于是,在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实在是一件任重道远的工作。

    但是,使命感让我们必须要为此“上窜下跳”、呼吁呐喊。如果我们的眼光能稍许超前一些,那么,当代人与其多做一些所谓的“贡献”,倒不如少给后人留一点遗憾。因为按照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逻辑,我们子孙的审美意识肯定要比我们高明得多。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