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土遗址保护的误区
  • 从 梁思成热 说起
  • 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 康拉德·魏德曼——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的使者
  • 关于中国古建的修复问题---对《威尼斯宪章》有关条款的认识
  • 保护文物不能忽视文物环境
  • 王曲戏台修缮应保持元代风貌
  • 罗哲文谈古建_古建维修不排斥新材料新技术
  • 罗哲文谈古建——维修古建筑时必须 四保存
  • 防虫剂与害虫抗药性——文物保护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 最新热门    
     
    一种创造性的民居保护方式——关于耿彦波的民居博物馆

    的零件与构件,从其它同类并残破的民居中取下补齐,以恢复其原貌与全貌。

    三、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建的民居拆除。拆除后空缺的地方,从这一地区其它村庄中寻找同时代、同品类、同风格的民居搬迁过来,以使整个建筑群达到完整和恢复如初。

    通过以上三种针对不同情况而采用的不同的修复方式,最终达到了整体的一致性。即该建筑群在时代性、地域风格和社会层面上的一致。修复后的建筑群浑然一体,感染力强烈,全然再现出昔时的晋商家居。其根本的原故是,耿彦波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历史建筑的原汁原味,严格遵循原始的格局与尺度。因此徜徉其间,如入历史空间,绝不像当今许多旅游性的“名胜古迹”那样到处透着虚假的气息。

    文物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就地保护,二是易地保护,三是原址重建。在这之中,就地保护是第一位的,因为文物离开它的出生地,便失去了一半的意义。但是在某种不可抗拒的情况下,易地保护也是文物的一种保护方式。比如由于尼罗河治理而搬迁的阿斯旺神庙。至于原址重建主要因为原建筑已经毁灭不存,重建为了复原历史。这是针对遗址的一种保护方式。

    上述几种方式都是文物保护方式。由于我国民居不在文物保护之列,所以过去从来不使用这些方式来保护传统民居。

    耿彦波是自觉地使用这些文物保护方式来保护民居的。他之所以三种方式并用,主要因为民居是成片的。尤其晋中这些儒商的大院,都是大片的整体性很强的建筑群。只有综合地采用“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原址重建”三种方式,才能复原其建筑整体。

    当然,耿彦波注意到,在采用移花接木式的易地保护方式从其它乡镇搬迁民居时,不能破坏原乡镇的历史文化。他所搬迁的只是对于原乡镇没有符号意义的零散的老宅老屋。而且在乡镇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这些老宅老屋随时都可能被拆除。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焦虑,又束手无措的。

    耿彦波这种易地保护,既服从了他修复儒商大院的整体要求,同时又可以将这些零散而有价值的民居集中地保护起来。这种集中,很像博物馆,即将珍贵的历史遗物收集并展示出来。如今他给“常家庄园”起了一个别名叫做“晋商文化博物馆”。看来他已经很自觉和很明确地按照这条思路做了。

    如今在世界各国,历史民居的保护都是一个难题。许多国家的规划师和建筑学家做了各种努力与尝试。其中之一就是建立“民居博物馆”。它适合于那种因历史久远而变得零散的民居的保护。我在波士顿、柏林以及匈牙利都参观过这种民居博物馆。他们都是将周围地区一些古老而散落的民居收集起来,重新组合和构造起一个早已瓦解和消散了的古老村镇。但这绝不是制造“假古董”,因为他们对历史的态度极其认真与严肃。他们在易地搬迁中绝对的“整体移动”,绝不遗落任何原件,绝不仿古和造假。他们尊崇先辈的遗产,向往昔日的文化情感,并把历史的精神和历史美奉若神明。

    如今,晋中的耿彦波也这样做了。在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速度飞快,历史遗存受到极大压力的情况下,这种“民居博物馆”的保护方式无疑是符合国情的、及时的、切实的,是我国民居保护的一个创举。

    我国民居情况复杂,方法应多种多样。耿彦波告诉我们,关键的是创造性的思维,还有一种热爱与尊重文化的精神。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