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保护世界遗产要强化《公约》意识
  • 明清紫禁城的防火
  • 环境权与公共遗产保护
  • 一种创造性的民居保护方式——关于耿彦波的民居博物馆
  • 古陶瓷无损分析技术的发展
  • 我还是坚持原来的意见——答衢州市文物局
  • 从商丘古城墙的修复谈文物保护
  • 分门别类 各负其责——埃及的文物保护
  • 全面加强文物保护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物保护法》修订情况综述
  • 从法律上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侧记
  • 最新热门    
     
    关于北京皇城整体保护工作的探讨——从东皇城墙遗址考古发掘谈北京皇城的整体保护

    p class=text> 1、皇城的形成和历史变化

    历史上的皇城,是同北京城同时代修建的一座拱卫紫禁城安全和为帝王统治服务的皇宫外围城,文献记载,元大都城即在宫城外建有皇城。明代皇城是在元大都萧墙旧址上改建的,其城墙较元代均向外有所扩展。清代初期,皇城仍设四门,顺治年间,将南门更名天安门;北门更名地安门。至清中期,曾对皇城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民国元年,取消了帝制,皇城完成了历史使命,皇宫禁地被打破,因城市交通的需要,对原封闭的皇城墙进行了拆除和改造。自民国拆除皇城墙至今已70余年,皇城内的古代建筑整体上基本保持了民国以来的面貌。

    2、保护皇城的重要意义

    北京是世界名城,也是全国六大古都之一。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传统建筑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古都的规划格局、城市的空间和重要的历史建筑群上,而处在北京历史名城中的皇城,则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在都城建设上的突出特色,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古都的恢弘气魄。

    北京的明皇城是在元代皇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历经五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但仍较完整地保留了历史上象征一国之都——皇城的布局规模和建筑特色,这是我国惟一保存完整的代表封建国都的皇城建筑群,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国都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皇城保护的目标

    皇城自民国初期以后发生了极大变化,但是,作为皇城原有的主体格局和中心内容仍然存在。居皇城之中的紫禁城、故宫、太庙、社稷坛、皇史宬、三海等古建筑群都保存基本完好,皇城区内的街道、胡同、四合院平房区大部分还存在,特别是紫禁城周围的南北池子、南北长街和景山周围街区的四合院基本保持原貌。

    目前,文物专家和各界人士多次呼吁,要加强保护皇城的工作力度;建议要从整体上对皇城进行保护;要在整治的基础上将皇城申报为人类历史遗产项目。要达到这一国际标准,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系列艰苦工作:全面保护好以故宫为中心的文物建筑;有计划地搬迁文物建筑内的占用单位;按原貌保护和恢复原有的传统四合院平房区;逐步清除皇城范围内添加的现代建筑;创造条件在局部逐步恢复皇城的东、西、北三面城墙和复建东安门、西安门和地安门。为恢复皇城的完整性,东城区修建了以展示皇城墙为主的遗址公园,这是北京市整体保护皇城开展的第一个战役。

    四、皇城整体保护的措施

    根据区域性质确定保护办法。皇城地域广阔,其不同区域的功能差别极大,不可能将整个皇城都作为一个大文物原封不动的加以保护,应根据不同区域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在皇城整体保护的方法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整体保护的要求,划分三类区域实施管理:

    第一类是文物保护区。以故宫为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天安门、端门、社稷坛、太庙、皇史宬、景山、北海、大高玄殿等重点地区,是皇城的精华所在,气魄宏伟、内容丰富,无论建设布局还是艺术效果,在历史名城中都是最突出的,为皇城的核心区域,其整体状况完整,应全面加以保护。

    第二类是四合院平房区。包括南、北池子,南、北长街,景山东、西、北街,陡山门街等大街两侧的四合院,它们历史上曾作为官署和皇家的各种库房用地,虽历经数百年,仍能从整体上体现出北京传统居住区的风貌和格局,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同时,它又作为紫禁城的民居背景和建筑衬托,对故宫、景山等文物景区的环境协调起到重要作用,它是避免使故宫、景山等直接被现代化建筑包围的空间屏障,发挥着景观协调作用,因此,对这类建筑要严格保持其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及传统风格。

    第三类是传统的建筑形式区。在四合院平房之外,接近东、西、北皇城墙这一区域,是对文物景观和四合院平房区产生环境影响的区域,包括南河沿大街,北河沿大街,灵镜胡同,地安门东大街等皇城墙里侧的周边区域。历史上这一区域也都是四合院平房区,但自民国以来,对这一区域缺少限制措施,使其出现了许多高层的现代化建筑,对皇城的原有风貌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这一区域的保护要求,应当从目前的实际出发,不可能完全恢复历史上的原貌──四合院平房,但这一区域对皇城的中心区,发挥着外围环境控制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一区域的建筑应限定为以二至三层为主的传统形式的建筑,发挥皇城外围环境的控制作用。

    皇城的整体保护工作是一项重大工程,要认真研究皇城整体保护规划的思路和精心组织实施,保存和维护其长期发展的历史文脉及传统特征,完善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首都城市建设和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作者系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

    中国文物报20010914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