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是民主革命时期研究和宣扬西方社会*学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五四”后期独倾心于唯物史观。他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党的创建,立下了丰功伟绩。他所传播的西方社会*学说,除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包括了西方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念。李大钊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家,并且是一位具有批判精神的学者。他并非像通常的历史著作所描述的那样仅仅宣传或者完全接受唯物史观,相反对他所接触的西方*社会学说都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看待,为中国学界接受西方新史学的观念做出了贡献[1]。因而,分析他在传播西方近代史学中所体现出的包容性和批判性,对于全面客观认识李大钊,乃至对其时代的文化认识,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李大钊输入西方近代史学观念的途径
李大钊对于西方近代史学的介绍与宣传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在北京高等学校里的授课,在各地发表演讲,在期刊上发表文章。
他在《狱中自述》中称:“钊夙研史学”,“历在北京大学、朝阳大学、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授史学思想史、社会学等学科”。[2] 其实,留学归国后,他还在北京大学*、史学两系讲授过唯物史观课程。其所讲内容集中体现于《史学思想史讲义》和《史学要论》中。
《史学思想史讲义》,包括“史观”、“今与古”、“鲍丹的历史思想”、“鲁雷(Louis Le Roy)的历史思想”、“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历史思想”、“韦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及其历史思想”、“孔道西(Condorcet)的历史思想”、“桑西门(Saint-Simon)的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十一个专题。在李大钊看来,对史学思想做出重大贡献的西方思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