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首页>>教案试题 >>历史论文
  • 《沈氏农书》和《乌青志》
  • 以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的分茶研究
  • 我国古代生态保护资料的新发现
  • 张家山汉墓竹简研究述评
  • 河姆渡五叶纹陶块之我见——兼与俞为洁女士商榷
  • 天山南麓岩画(2)
  • 我国近代考古学史上的标志碑——西阴遗址首次考古发掘的经过与意义
  • 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
  •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典型实例——读尹湾六号汉墓出土木牍
  • 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
  • 最新热门    
     
    最早的历书──《夏小正》

    R>
    关于《夏小正》所反映的地域,夏纬瑛认为经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淮海地区物候的记载,表明它是淮海地区的产物。但对此也有不同意见。

    (二)关于《夏小正》是否“十月历”的问题

    刘尧汉和陈久金把《夏小正》和彝族的太阳历作对比研究,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是后人添加的。[4] 其主要论据如下;

    1、《夏小正》有星象记载的月份只有1—10月,11月和12月没有星象记载。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各月太阳所行经的经度大致相等,大致平均每月日行35度多;表明它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如果一年分为十二月,每月日行应为30度。(太阳一年在黄道上运行一周,行经360度)

    2、从参星出现的情况看,从“正月初昏参中”日在危到三月“参则伏”日在胃,再到五月“参则见”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35度。从五月“参则见”日在井到下年正月“初昏参中”日在危,相隔210余度,若以一年十个月计,相隔六个月,每月日行也是35度余;若以一年十二月计,则相隔八个月,每月日行26度,显然不合理。

    3、从北斗斗柄指向看,《夏小正》正月“县在下”,六月“正在上”;从下指到上指为五个月。由于一年四季斗建辰移是均匀的,斗柄由上指回到下指也应是五个月。这也说明《夏小正》是十月历。

    4、《夏小正》五月物候与农历六月物候一致,以后渐渐出现差距,七月中出现了农历八、九月才有的物候,如“秀雚苇”、“寒蝉鸣”;九月“王始裘”,相当于农历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所以十月已进入全年最寒冷的季节了。

    5、《夏小正》五月“时有养日(白昼最长,即夏至)”,十月“时有养夜(黑夜最长,即冬至)”;从夏至到冬至只有五个月。那么,从冬至到夏至也应该是五个月。合起来,一年正好是十个月。

    他们还认为,《管子·幼官图》中的五方星、十图、三十节气,也是一年十个月的太阳历。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仍有不同的意见,讨论仍然在继续。刘陈二氏的立论不但是新颖的,而且是有根据的,因而是值得重视的。中国历史上的太阳历还有东汉末年出现的道教的“二十四气历”,后来演变为“二十八宿旁通历”,宋代沈括“十二气历”的方案就是在它们的启发下提出的。参看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注释

    [1] 《夏小正》中有“时有养日”和“时有养夜”的记载,相当于“夏至”和“冬至”的概念。
    [2] 见今本《竹书纪年》卷上。
    [3] 夏纬瑛、范楚玉:《〈夏小正〉及其在农业史上的意义》,载《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4] 陈久金、刘尧汉:《〈夏小正〉新解》,《农史研究》1983年第1期。
    < 1 >   <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7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