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关村早期变迁史的见证 |
|
|
|
中关村的名气愈来愈大。近年来,有许多朋友,不管是“村”内外的,还是京内外的,常有人问起中关村的地理边界和历史起源问题。还有几位外国朋友拿这个当学问做,认认真真地拟订调研提纲,列出一二三四来。细想一下,它既涉及中国科学院院史,也涉及中国当代科学、教育和产 业史,还涉及北京史和社区史的问题。 “永久院址”的用地 “中关村”的真正得名与定名,与中国科学院的“入住”和随之而起的“科学城”有关。成立于1949年的中国科学院,是以前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原有机构为主要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主要分布在上海和南京,北平研究院的多数研究机构集中在北京的东皇城根和三贝子花园(今动物园),院本部机关则自1950年6月起设在北海西沿附近的文津街3号(静生生物调查所旧址)。1950年5月,中国科学院确定研究所组建方案之后,有些南方的研究所须迁进北京,在京各研究所也都要扩充实验室和办公室,摆在当时院领导们面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在北京选择一个能有较大发展空间的科研基地,时称“永久院址”。 在建国之初,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邀请专家讨论未来北京的建设规划时,已大致形成了将高等学校比较集中地安排在西北郊的共识。身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兼计划局局长的竺可桢认为,科学院的研究基地应靠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交通条件和电、水等基础设施,使建楼工程和日后科研工作得以迅速走上轨道。而更重要的是,科学院的发展必须借助大学的高级科研人才,地理上的接近,便于学术上的合作交流。 科学院曾于1950年向政务院报告申请圈用农科所(今中国农科院)以北至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以南为院址,但未得批准。1951年1月20日下午,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在中南海召开会议,竺可桢代表科学院汇报1951年度工作计划时,明确提出优先考虑在北京修建
< 1 > < 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