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卿”曾为古之爵名,且在二十等爵名之外。然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卿”已不再是爵名,而为特指二十等爵中第十级左庶长至第十八级大庶长这一范围的“卿级”爵。亦无“卿侯”之爵名,在《二年律令》中“卿侯”之“侯”非“侯”而为“後”。
关键词: 二年律令 卿 卿侯
在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有多处提及二十等爵名,如《户律》简314至316(第176页)文中二十等爵名全备。《户律》简310至313(第175,176页)、《傅律》简359至362(第182页)和简364(第182页)仅无徹侯一级,其它十九级爵名亦皆全备。这二十等爵名与《汉书·百官公卿表》完全相同。在《二年律令》诸文中又多处出现“卿以上”“卿以下”诸语,“卿”到底为何物?高敏先生在《从〈二年律令〉看西汉前期的赐爵制度》[1]一文中明确提出,“卿”也是赐爵制的爵名之一,虽在二十等爵名之外,但在《二年律令》中亦为一爵名,而且“卿侯”应当就是“卿”,其等级似在关内侯之下与五大夫之上。且高先生在另一文[2]中也提出这种观点。此处暂且不论这一观点正确与否。
我们先一起回顾一下在秦末起义战争中刘邦曾使用过旧爵的情况。《汉书》卷四十中记载了樊哙因功先后受赐“爵国大夫”、“爵列大夫”、“上闻爵”、“卿爵”等;夏侯婴受赐爵七大夫、五大夫、“执帛”、“爵执圭”、“爵封”等;傅宽也曾受“赐爵卿”。在《西汉会要》卷三十五《职官五》[3] 中单列“上闻”“执帛”“执圭”“卿”等为“旧爵”一目。我们可以看出汉高祖在起义之中使用了各诸侯国和秦的爵名,以此广揽各路人马,激励将士,其中“国大夫”即官大夫,“列大夫”即公大夫,为二十等爵制中第六、第七级爵名。正如高敏先生在其文中所讲刘邦 “既能借用楚国、魏国爵名及周爵名,自然也能借用二十等爵的爵名及已不为二
<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