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讀上博簡《孔子詩論》札記 |
 |
|
|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出版後,已有多位學者著文討論[i]。筆者在學習過程中,亦偶有心得,不揣譾陋,草成此文,以就教于方家。 一 《孔子詩論》二號簡原書註釋者讀作: 寺也,文王受命矣。《訟(頌)》坪(平)德也,多言後。其樂安而遲,其歌紳(壎)而(篪),其思深而遠,至矣!《大夏(雅)》盛德也,多言 其中,“坪德”一詞,註釋者讀為“平德”,認爲是指周初文王、武王“平成天下之德”。今案,所謂的“《訟(頌)》坪(平)德也”是與下文的“《大夏(雅)》盛德也”相對而言的,而“盛德”一詞我們無法確定其所指,那麽所謂“坪(平)德”似乎也應該理解為泛稱。而且將“平德”解為“平成天下之德”,也有增字解經之嫌。 在戰國楚文字中,“坪”字很常見(參看何琳儀師《戰國古文字典》831頁;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964~965頁),所从“平”字豎筆雖然也多彎曲向左,但均為一筆,與簡文此字顯然不同。此字應分析為从土从旁,釋為“”,在簡文中讀為“旁”。《說文》:“旁,溥也,从二闕,方聲。”桂馥《義證》:“溥也者,本書‘溥,大也’,《釋詁》:‘溥,大也’。《廣雅》:‘旁,大也’,《書·說命》‘旁招俊乂’傳云:‘廣招俊乂’,《周書·世俘解》‘旁生霸’孔注:‘旁,廣大也’。”可見,“旁”字為廣大、周遍之意。“旁德”是廣大、周遍之德,與“盛德”含義相近,而又有所區別。李零先生雖然也將“旁德”釋為“平德”,但他認爲“簡文是說《頌》的配樂(器樂)非常舒緩,歌聲(聲樂)非常悠遠,……‘盛德’疑指比《頌》高亢”[ii],劉釗師懷疑“其歌紳而□”應讀為“其歌伸而延”[iii],從文意上看,都是很有道理的。無論是“伸而延”還是簡文的“深而遠”,都與“旁”字廣大、周遍的含義相應。 “”字又見於《孔子詩論》第四號簡: 曰
< 1 > < 2 > |
|
|
|